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次

    2016年, 第3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6-18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人CARABIN蛋白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
    刘凯玉,蒋维,王瑞娜,吴家雪,党永军
    2016 (3):  1. 
    摘要 ( 296 )   PDF  
    构建并鉴定人CARABIN蛋白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筛选CARABIN过表达的弥散性大B淋巴瘤细胞SU-DHL-6的稳定细胞株。通过设计Carabin上下游引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慢病毒载体pLENTI-cGFP-CARABIN,将其与psPAX2和pMD2.G包装质粒按3:2:1的比例用PEI Transfection Reagent 共转染HEK293T细胞制备病毒,用病毒颗粒感染SU-DHL-6细胞2周后,用流式细胞仪分选GFP表达阳性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ARABIN-GFP融合蛋白表达。成功构建pLENTI-cGFP-CARABIN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包装病毒颗粒并感染SU-DHL-6细胞后,荧光显微镜检测和流式细胞分选鉴定表达效率为26.5%,筛选出的GFP阳性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到CARABIN-GFP融合蛋白表达。成功构建了Carabin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筛选出了CARABIN-GFP稳定表达的细胞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梅氏新贝尼登虫膜联蛋白B1基因序列分析及应激表达分析
    马文静,史雨红,陈 炯
    2016 (3):  5. 
    摘要 ( 234 )   PDF  
    膜联蛋白(Annexins, ANX)是一类Ca2+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多基因家族,参与生物膜修复、Ca2+调节、信号传导、膜泡运输以及细胞增殖等过程,部分成员其mRNA和蛋白表达与发育和环境变化紧密相关。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梅氏新贝尼登虫anxb1(Neobenedenia melleni anxb1,nmanxb1)的序列特征,随后采用RT-qPCR技术确定其mRNA表达与发育和环境(温度和盐度)变化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NmANXB1具有4个由α-螺旋组成的重复单元,其中3个典型II型Ca2+结合位点、6个III型Ca2+结合位点,以及1个KGD基序。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揭示,nmanxb1与其他B族蠕虫类寄生虫anx共成一簇。RT-qPCR结果显示,nmanxb1 mRNA主要在虫卵中表达。低温和高温应激下虫卵nmanxb1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高温和低盐应激时成虫中的表达量也显著上升。以上结果揭示,NmANXB1可能参与梅氏新贝尼登虫的发育和环境应激适应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疣梭子蟹fps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朱 韬, 朱冬发, 邱锡尔, 周彦琦, 柳志业, 谢 熙
    2016 (3):  10. 
    摘要 ( 269 )   PDF  
    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FPS)是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参与甲壳动物甲基法尼酯(MF)等萜类激素的合成。为研究FPS在甲壳动物卵巢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三疣梭子蟹fps(Ptfps)的序列全长(GenBank登录号:KM013803)。结果显示:Ptfps cDNA全长为2 360 bp,开放阅读框长1 290 bp,编码42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tFPS具有7个异戊烯基转移酶的保守结构域,与已公布的内华达古白蚁FPS同源性最高(达到58%)。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fps主要在大颚器(MO)中表达,远高于其它组织的表达水平 (P<0.05),之后略有下降;在第2次卵巢发育过程中,fps的表达水平在Ⅲ期显著升高(P<0.05),并在IV期达到最大。以上结果表明fps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的调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西洋庸鲽(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L.)hipposin 抗菌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李文婧,陶妍
    2016 (3):  15. 
    摘要 ( 221 )   PDF  
     Hipposin是大西洋庸鲽(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L.)组蛋白H2A的N端衍生物,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具有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活性。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对编码hipposin的cDNA(hip)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在5′端添加信号肽酶kex 2识别位点的编码序列、3′端添加6×His标签编码序列,两个末端分别添加Xho I和Xba I酶切位点,与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hip;电转至毕赤酵母X-33中,经Zeocin筛选以及对酵母基因组DNA的PCR鉴定,获得高拷贝酵母转化子;将其在30℃,250 r/min培养,使用1%的甲醇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采用固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IMAC)纯化目的蛋白。培养96 h时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产物能与His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培养上清经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体HIP,但发现部分产物被蛋白酶降解。研究结果为hipposin抗菌肽的扩大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蓝点马鲛鱼内参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稳定性评价
    张家玲,薛良义,史钧信
    2016 (3):  20. 
    摘要 ( 291 )   PDF  
    合适内参基因的选择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准确测定目的基因表达量的前提。首先克隆了蓝点马鲛鱼3个内参基因β-actin、GAPDH和EF1-α的部分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β-actin、GAPDH、EF1-α和18S rRNA 4个内参基因在蓝点马鲛鱼各组织中的Ct值,应用3种内参基因筛选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综合分析这4个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最稳定的内参基因是EF1-α,其次是18S rRNA。研究结果为今后蓝点马鲛鱼合适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蛇床子三螺旋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希强, 尹登科, 储 俊,吴家文
    2016 (3):  24. 
    摘要 ( 254 )   PDF  
    研究的目的是克隆中药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 (L.) Cuss.]三螺旋转录因子(Tri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ttf)基因,诱导、鉴定其蛋白体外表达,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蛋白的结构和性质。主要采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连接到pMDTM19(Simple)-T克隆载体中,核酸序列鉴定正确后再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ET-22b(+)表达载体上,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1细胞中,以不同浓度的诱导剂诱导其表达,进一步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利用各种生物学软件对目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了ttf,构建了该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重组质粒,该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能够被诱导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预计的分子质量21 ku位置得到了目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目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部分区域极有可能形成卷曲螺旋。研究首次成功体外克隆并在原核生物中表达了蛇床子三螺旋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明不同组织莽草酸激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蒽醌含量分析
    李洋洋, 李卓彬, 俞继华, 李娟娟, 王万军, 周嘉裕, 廖海
    2016 (3):  30. 
    摘要 ( 252 )   PDF  
    分析莽草酸激酶基因在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同时测定不同组织中总蒽醌的含量,为研究莽草酸激酶在决明蒽醌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决明种子、愈伤组织与成熟叶等10个不同组织的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莽草酸激酶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超声波强化法提取决明不同组织的总蒽醌,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莽草酸激酶基因在决明的根、愈伤组织与子叶中的表达量较高,在种子、果荚与茎中表达量较低。决明的种子、果荚、花及根中蒽醌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而成熟叶和胚轴则不含。决明中蒽醌的生物合成涉及多个组织,其生物合成的早期阶段(包括莽草酸激酶催化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根与子叶等组织,形成的中间产物运输到种子等组织中,完成生物合成的后期阶段并积累蒽醌终产物,为合理利用决明不同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鹿科6属MHC-DRA第二外显子变异特点及与Cyt b系统进化比较
    由玉岩,张成林,张金国,阮向东,张林源,钟震宇,郑常明,刘学锋,王伟,曹长雷
    2016 (3):  34. 
    摘要 ( 259 )   PDF  
    探讨了鹿科6属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a(mhc-dra)第二外显子的变异特点,揭示其分子水平上的进化选择模式,并与cyt b进行了比较。采用测序法,获得鹿科6属动物dra第二外显子246 bp的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多态性位点数18个,独立变异位点13个。mhc-dra第二外显子显示出较低的核苷酸变异,且6属有各自独特的变异位点。氨基酸序列中抗原结合位点共计20个。其中,鹿科6属动物的氨基酸位点63,驼鹿属氨基酸位点18,是不同于马属和人属的抗原结合位点,推测鹿科动物可能有着不同的抗原结合模式。根据非同义替代率(Ka)和同义替代率(Ks)比值的计算结果,表明鹿属mhc-dra第二外显子为正向选择,其余5属均为纯化选择。对mhc-dra第二外显子及cyt b分别运用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论(BI)进行系统发育重建得到相似结果,形成了旧世界鹿类与新世界鹿类的姐妹类群。麂亚科cyt b和mhc-dra第二外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鹿亚科与其它亚科之间的过渡型,而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可能是推动mhc-dra第二外显子分化的潜在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体筐养三疣梭子蟹的蜕壳与生长规律研究
    高天龙,王燕飞,鲍雪宁,任志明,母昌考,王春琳
    2016 (3):  41. 
    摘要 ( 330 )   PDF  
    在水温15.6℃~31.0℃、盐度19.0~30.2,单体筐养条件下进行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对其生长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测量,旨在了解单体筐养条件下梭子蟹蜕壳与生长规律。试验期间共观察到三疣梭子蟹11次蜕壳,蜕壳周期时间随期数的增加而逐渐拉长。平均体重由Ⅰ期的(12±1)mg增长至Ⅻ期的(205.23 ±25.69)g。体重的相对增重率在仔蟹阶段(Ⅰ~Ⅳ期)迅速增加,Ⅳ期时生长最快,增重率达到337.50%,幼蟹阶段(Ⅴ~Ⅶ期)维持在194.68%~199.64%之间,成蟹阶段(Ⅷ期以后)随期数增加而缓慢减小。各蜕壳间期甲宽(CW)、体长(BL)与体重(BW)呈指数关系,分别为W=1.18×10-4×L2.996(R2=1.000)和W=4.05×10-4×L2.998(R2=1.000)。此外,建立了通过体重判断期龄的判定函数,总判对率达到91.76%。以上结果可为三疣梭子蟹生物学研究及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F级与普通级FMMU白化豚鼠基础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张晓玉,张修彦, 陈沃勋,陈伟盛,梁?宁,詹纯列
    2016 (3):  47. 
    摘要 ( 334 )   PDF  
    为了测定和比较SPF级与普通级FMMU白化豚鼠血液指标、心率、颈总动脉压及心室压、脏器参数,取250~350 g SPF级和普通级FMMU白化豚鼠各30只,雌雄各半,饲养1周后,心脏采血测定血液生理生化及血气指标;颈总动脉插管测定动脉压,呼吸支持情况下开胸进行心室压测定;解剖并精确称量各脏器重量。结果显示SPF级与普通级豚鼠比较:血液指标中,10项血常规指标、14项血生化指标、15项血气指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心率、颈总动脉收缩压、平均压以及右心室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8项脏器重量差异及8项脏器系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表明不同环境及微生物控制程度下,SPF级FMMU豚鼠与普通级FMMU豚鼠在免疫功能及代谢相关的血液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的脏器参数、心率、颈动脉血压及右心室压也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微藻饵料对缢蛏稚贝脂质营养组成的影响
    周率,冉照收,于珊珊,周海波,徐继林,严小军
    2016 (3):  52. 
    摘要 ( 251 )   PDF  
    通过用4种缢蛏人工养殖中常用的饵料微藻(角毛藻、球等鞭金藻、威氏海链藻、假微型海链藻),以单种饵料和混合饵料的形式对缢蛏稚贝进行投喂实验,研究不同的微藻饵料对缢蛏稚贝的脂肪酸和甾醇组成的影响。对喂食饵料后的缢蛏稚贝进行脂肪酸甾醇的GC-MS分析,共检测到16种脂肪酸和7种甾醇,不同的单种饵料及混合饵料的缢蛏投喂组的脂肪酸、甾醇差异很大。C16:2在含有威氏海链藻的单种饵料和混合饵料的投喂组被检测到;金藻混合藻饵料的缢蛏投喂组脂肪酸种类最丰富(13~15种),PUFA百分含量最高,胆甾醇含量不高但富含菜子甾醇。因此,从微藻饵料对缢蛏稚贝的脂质营养化影响上来说,金藻的混合饵料是最佳饵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鳞斜颌鲴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
    母丹利,袁思平,薛聪顺,吴仲宁,竺俊全
    2016 (3):  57. 
    摘要 ( 307 )   PDF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显微技术观察了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及肠构成。口咽腔具咽齿,齿式为3.7.3/3.7.3;舌小、呈三角形,其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具味蕾。食道和肠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食道内壁的皱襞较发达,其粘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有许多杯状细胞分布其中,可见少量味蕾。肠长而盘曲,肠长指数为4.49±0.58;前、中、后肠肠绒毛发达程度有所不同,前肠最发达,粘膜层为单层柱状上皮,游离面具微绒毛,杯状细胞在前、中肠较多,后肠较少。细鳞斜颌鲴消化道形态结构与其杂食性相适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常见淡水鱼红细胞流变性的实验研究
    刘剑刚,张大武,董瑞红
    2016 (3):  62. 
    摘要 ( 224 )   PDF  
     鱼类血液的流变性(rheology)是其血液循环中重要的生理机制,检测6种常见淡水鱼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流变性,比较常见淡水鱼血液的流变性差异,提供正常淡水鱼的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生理参数。采用鲫鱼(Crucian carp)、草鱼(Grass Carp)、鲤鱼(Carp)、罗非鱼(Tilapia)、鲈鱼(Common Sea perch)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6种常食用的淡水鱼,每种鱼类各6条,鱼尾静脉取血,肝素抗凝,以锥-板法检测鱼的血液黏度、激光衍射法检测红细胞变形性、光密度检测红细胞聚集性指标。血液黏度的比较,低剪切率1 s-1下鲤鱼的血液黏度为(20.78±2.60)mpa·s,和鲤鱼的血液黏度相比,武昌鱼(16.86±2.94)mpa·s和加州鲈鱼(15.55±2.57)mpa·s的血液黏度较低(P0.05)。淡水鱼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流变性与其在水中的生活习性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人工饲养的淡水鱼应重视饲料的配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种植年限桔梗的农艺性状与相关环境因子分析
    杨盼盼, 李尚擘,李焰焰, 聂传朋
    2016 (3):  66. 
    摘要 ( 214 )   PDF  
    桔梗作为一种多年生且药食兼用的经济作物,其种植年限的长短除直接影响根部商品器官外,对耕作环境也有相互影响。为了确定桔梗在皖北地区的最佳种植年限,测定了2种主要种植年限下桔梗的根重、茎粗、株高等15个农艺性状,比较了2种种植年限下桔梗的根、茎、叶、花、蕾、果实的生物量分配差异,并在桔梗盛花期测定了光照强度、露点温度、湿度以及地表、地下温度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种植2年的桔梗,其株高、根长、叶面积、主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单株花、蕾、果实数等多数农艺性状均优于种植3年的桔梗,同时,2年生桔梗与3年生桔梗相比,其盛花期地表温度低、湿度大、光照强、这与其优异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是相关的,据此建议桔梗在安徽产区种植年限以2年为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碧流河水库及其流域河流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李媛,赵文, 张家卫,魏杰,蔡志龙,谢在刚,陈慧黠
    2016 (3):  70. 
    摘要 ( 264 )   PDF  
    为评价碧流河水库污染状况和对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依据,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按季度采样研究碧流河水库及其流域河流理化因子、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124属310种,其中蓝藻门17属35种,硅藻门26属86种,裸藻门9属20种,绿藻门59属148种,其它分别是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及隐藻门。碧流河流域4个季度优势种种类多,且优势度不高。河流附着藻优势种为硅藻,库区优势种存在季节差异。碧流河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化在0.28~1.23×107ind./L和1.41~5.50 mg/L之间,从数量上看,浮游植物密度5月最高,8月次之,之后是10月和1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CCA 分析表明TP、TN、DO、亚硝酸氮,氨氮与整个库区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具有相关性。库区内整体营养状态处于中营养型,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表明碧流河近年来水质状况趋于稳定,未有较大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专论
    胃蛋白酶的分离现状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刘宇,董平,梁兴国
    2016 (3):  75. 
    摘要 ( 480 )   PDF  
    阐述了胃蛋白酶的结构及性质,总结了哺乳动物和鱼类胃蛋白酶的分离进展,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物种间胃蛋白酶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对胃蛋白酶新发现的降解糖类和核酸类物质的新活性进行了总结分析。胃蛋白酶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消化酶,其具有蛋白酶、糖酶和核酸酶活性,是一种“多功能酶”,将为胃蛋白酶进一步研究以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内微生态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徐国强, 张尤历, 袁英雪, 王文兵
    2016 (3):  80. 
    摘要 ( 239 )   PDF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相关性胃炎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p感染人群中胃癌发生的风险受胃内微生物菌群、免疫功能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胃肠微生态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胃内微生态与胃癌关系进行综述,即Hp与胃癌的关系、胃内微生态在胃癌中的改变、胃内微生态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与Hp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制剂对胃癌的预防。探讨微环境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有免疫系统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
    周庆,郝璐, 周泽强
    2016 (3):  83. 
    摘要 ( 398 )   PDF  
    固有免疫系统模式识别样受体中的Toll样受体属于I型跨膜糖蛋白, 胞外区包含数量各异的亮氨酸富集重复片段结构域,胞内区则由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相似的信号传导结构域组成,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异物,激活免疫细胞应答,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多种Toll样受体结构特征和相关配体活化机制,并对靶向Toll样受体的特效药物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蝶类对生境的指示作用研究进展
    张立微, 张红玉
    2016 (3):  88. 
    摘要 ( 226 )   PDF  
    蝶类与植物相互依存、协同进化,其对生境独特的敏感性和对生境指示的便捷性,可用于快速评估生境质量动态变化或生境破碎化。关注和明确蝶类对于生境的指示作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价值。蝶类也是短期监测生态恢复的敏感指示群体,选取适宜的蝶类类群反映生态恢复进程,监测与预警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蝶类群落的影响,有利于筛选和发展适合生境特征的生态恢复手段,为生态恢复评估提供新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浮萍研究进展
    黄明星,朱思思,张秋鸿
    2016 (3):  92. 
    摘要 ( 352 )   PDF  
    浮萍是世界上最小,生长速度最快,形态最简单的开花植物。多年来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和环境检测等方面,而且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污染的治理,植物衰老的研究,以及除草剂的筛选。目前,浮萍在生物能源和生物制药方面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结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首先对浮萍分类学和基因组学进行了介绍,然后侧重介绍近年来在分子层面有关浮萍的一些研究工作,以及其在生物制药上的突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福氏志贺菌2a型外膜蛋白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重组表位疫苗分子的设计
    刘祥
    2016 (3):  99. 
    摘要 ( 304 )   PDF  
    福氏志贺菌外膜蛋白Omp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疫苗上有应用前景。采用MEGA(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软件对OmpA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福氏志贺菌与肠道细菌间亲缘关系较其它菌属更近。利用在线软件预测OmpA为亲水的分泌型蛋白,存在多个酶切位点;采用TMHMM(transmembrane hidden markov models)Server v.2.0程序预测OmpA无跨膜结构并定位于细胞膜外;SOPMA(self-optimized prediction method with alignment)服务器预测OmpA二级结构中含无规则卷曲41.09 %,α-螺旋26.44 %,β-转角10.06%,β-片层22.41 %。通过SignalP 4.1软件分析显示,OmpA的1~2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采用Swiss-Model程序预测的三维模型显示OmpA为桶装结构。利用ABCpred(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B-cell epitope prediction)和BepiPred(B-cell epitopes prediction)方案,预测OmpA存在3个B细胞表位。运用神经网络与量化矩阵法预测OmpA具有1个CTL表位。使用MHC-Ⅱ类分子结合肽在线程序预测显示OmpA具有1个Th表位。设计获得抗原性较好的OmpA蛋白重组表位多肽。为OmpA多表位串联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神经网络的建模与仿真
    刘剑钊, 董朝轶,冯丽斐
    2016 (3):  104. 
    摘要 ( 421 )   PDF  
    生物神经网络系统是由许多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起来,通过突触传递电信号,并且具有相当复杂的非线性网络系统。通过人工构造生物真实性的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 SNN)模型来模拟真实的神经元放电行为。首先,建立基于积分点火(Integrate-and-Fire, IF)机制的SNN模型;然后,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对一个神经元和多个神经元网络进行仿真;最后,对比模型仿真的放电行为和真实神经元放电行为。仿真结果表明:基于IF模型的生物神经网络仿真能较好地逼近真实的生物神经网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马神经元初级纤毛染色技术探索
    周晓春, 王珊珊,安云鹤
    2016 (3):  107. 
    摘要 ( 521 )   PDF  
    为了建立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初级纤毛的染色标记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18 d 胎鼠的海马神经元为研究材料,应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技术,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应用不同的初级纤毛蛋白标记物的抗体[抗ADP核糖基化因子相似蛋白-13B(ARL13B)抗体,抗III型腺苷酸环化酶(ACIII)抗体]对海马神经元初级纤毛进行染色,然后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记录染色结果。从免疫荧光图像中看出,anti-ARL13B抗体和anti-ACIII抗体都能较好地标记海马神经元初级纤毛,但anti-ARL13B抗体的染色效果更佳。随着体外原代培养天数的增加,初级纤毛长度逐步增加(anti-ACIII抗体标记组:纤毛生长从第1天的3.3 μm到第14天的8.5 μm逐渐增加;anti-ARL13B抗体标记组:纤毛生长从第1天的4.4 μm到第14天的9.1 μm逐渐增加)。对星型胶质细胞的ACIII和ARL13B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也能较好地标记其初级纤毛。ARL13B和ACIII都能作为大鼠海马神经元初级纤毛的标记物,但ARL13B体现出更好的特异性。初级纤毛会伴随着海马神经元的发育成熟而生长,提示初级纤毛在海马神经元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ARL13B和ACIII也可以作为星型胶质细胞初级纤毛的染色标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
    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项贤领
    2016 (3):  110. 
    摘要 ( 288 )   PDF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生态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中,采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综合性实验方案,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强化第二课堂教学,狠抓生态学专业实习,提升野外实习效果,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以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院校《生物学前沿专题》进展课程的教学初探
    施大伟,梁霏霏,何梅,谢寅峰,徐鸣
    2016 (3):  114. 
    摘要 ( 192 )   PDF  
    《生物学前沿专题》是一门以开阔学生视野,形成初步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本科生课程,为本科生了解生物学前沿领域的主要动向及发展趋势开辟了窗口。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法等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林业院校特色的生物学进展课程本科生教学方法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引领下生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创新
    卢晓梅,柯文山,彭宇
    2016 (3):  117. 
    摘要 ( 188 )   PDF  
    生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目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重学术、轻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少特色,教学内容陈旧,考核指标与方式缺乏针对性,管理机构不完备,教师队伍选拔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应在政策引领下进行培养模式创新。其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倡多样化,以生为本,提高质量。创新策略:以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培养模式,加大案例教学比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完善管理制度和模式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验应用型人才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以生物制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吴晓敏,张强,宋运贤, 查岭生, 段永波,张海军
    2016 (3):  121. 
    摘要 ( 219 )   PDF  
    为了不断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满足生物制药等相关行业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深造的需求,积极探索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创新实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立体化、四层次、三步走”的人才新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突出、体系独立完整、管理科学和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教学培养体系。通过创新实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和探索,解决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科学研究)应用(生物医药领域)脱节的问题,形成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科研深造与就业工作两方面发展,适应科研院所研究和生物医药科技相关公司企业的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藉生物学专业词汇的“泛社会化”强化对词汇内涵的理解
    赵东旭,庆宏
    2016 (3):  125. 
    摘要 ( 280 )   PDF  
    近几年来,少数生命科学的专业词汇正在快速进入多种宣传媒体,文章总结了十大“泛社会化”的专业词汇即神经网络、发酵、细胞、免疫、克隆、复制、基因、(细胞)分化、生态、变态并分析了其内涵,同时也给出了较为典型的“泛社会化”例子,以用于活跃生物学教学的课堂气氛。文章最后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泛社会化”生物学词汇时的几个方式:1)先介绍生物学概念,然后简要给出几个泛社会化的例子;2)简要列举与生物学概念相关的泛社会化例子后,让学生提出生物学概念;3)尽量选取具有正能量的例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