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次

    2024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18 上一期   
    研究报告
    AsmiR156:沙蓬干旱记忆分子调控网络的潜在枢纽
    房庭舟, AWUKU Ibrahim, 燕 霞, 钱朝菊, 范兴科, 赵鹏姝, 廖钰秋, 史 梁, 马小飞
    2024 (4):  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01
    摘要 ( 75 )   PDF  
    为探索miRNA-mRNA如何参与沙蓬干旱响应和干旱记忆,选择沙蓬干旱敏感生态型AEX为植物材料,开展3轮干旱-复水循环实验后进行转录组和sRNA测序。分别鉴定出341个和7858个响应干旱胁迫的沙蓬miRNA(DEMIs)和mRNA(DEMs)。DEMI-DEM调控网络构建表明,24个沙蓬DEMIs参与调控1423个DEMs,这些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分化功能。鉴定出两个干旱记忆miRNA(DMMIs) miR156和miR6173,分别调控11个和6个干旱记忆基因(DMGs)。miR156的靶基因包括3个转录因子(TF)AsRWP-RK、AsC3H11和AsWRKY33;miR6173的靶基因包括两个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先前的研究中,AsC3H11和AsWRKY33作为TF分子开关参与沙蓬干旱记忆分级调控网络,因此,沙蓬miR156可作为“miRNA-转录因子-功能基因”网络的候选枢纽。研究解析了沙蓬干旱响应和干旱记忆的分子调控基础,将为荒漠植物中的抗逆遗传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ly33的缺失和突变对hTrx-1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郭席君, 杨吉康, 黄君维, 王 彤, 刘馨乔, 齐兴柱
    2024 (4):  1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11
    摘要 ( 62 )   PDF  
    为探讨人硫氧还蛋白hTrx-1活性位点保守序列中Gly33残基在还原氧化性蛋白过程中是否必不可少,通过合成突变基因对hTrx-1的Gly33残基进行缺失和替换(G→A)。合成的突变基因随后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进一步纯化及检测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无论是Gly33残基的缺失还是突变为Ala,突变的hTrx-1均能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暗示2种突变型hTrx-1均能形成“Trx折叠”结构。抗氧化活性检测表明Gly33残基缺失的情况下,其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当Gly33突变为Ala时,其抗氧化能力大幅下降到接近失去抗氧化能力。推测Trx-1活性中心保守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影响了活性中心区域的几何构象,从而导致底物蛋白难以从空间上靠近。参与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突变型hTrx-1中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hTrx-1中形成二硫键巯基的含量,推测突变型hTrx-1的Cys32与Cys35形成二硫键的能力受到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基因本氏烟草中CtDXR基因拷贝数及耐盐耐高温功能的初步分析
    田春尧, 冀慧玥, 丁润月, 郑乔木, 周嘉裕, 廖 海
    2024 (4):  1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17
    摘要 ( 45 )   PDF  
    评估转基因本氏烟草中CtDXR基因的拷贝数,并初步分析其耐盐与耐高温能力。首先利用Southern Blot技术确定野生型本氏烟草中Actin基因的拷贝数,并以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以转CtDXR基因本氏烟草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中CtDXR基因的拷贝数。最后,初步分析转基因植株的耐盐与耐高温能力。基于PCR方法,随机检测10株T1代转基因本氏烟草植株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它们均已成功转入目的基因CtDXR;Actin基因在本氏烟草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基因;以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最终确定80%的转CtDXR基因植株为单拷贝或低拷贝株系;盐胁迫下,转CtDXR基因植株的株高(P<0.01)、侧根数(P<0.01)与鲜重(P<0.001)优于野生型植株,高温胁迫下,转CtDXR基因植株的株高(P<0.01)、叶片数(P<0.01)与鲜重优于野生型植株,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更强的耐盐和耐高温能力。利用研究建立的转基因本氏烟草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检测方法,对转CtDXR基因植株完成外源基因拷贝数的鉴定,且初步鉴定了CtDXR基因具有耐盐与耐高温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表达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的建立
    徐 菁, 何 柳, 周芳婷, 潘 勤, 陈 姗, 罗 靓
    2024 (4):  2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24
    摘要 ( 50 )   PDF  
    为构建稳定表达人源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将编码人TLR1、TLR2和TLR6的基因分别克隆到pCDH-CMV-MCS-EF1-GFP-puro慢病毒载体上,测序正确后经293T细胞包装成完整具备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转染Nalm-6细胞(TLR2-),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TLR2分子的Nalm-6细胞(TLR2+)。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和绿色荧光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显示: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成功转染慢病毒的Nalm-6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和嘌呤霉素抗性。Western Blot检测到TLR2在Nalm-6细胞中成功表达,且TLR2信号的激活明显增强PI3K-AKT信号轴分子的磷酸化水平。CCK-8和流式细胞术发现TLR2活化可提升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增殖。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验证TLR2活化不仅能够增强B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传导,还可促进细胞增殖。此模型为进一步探究TLR2通路对B细胞抗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PARα激动剂橙皮油素对小鼠摄食的影响
    郭莉霞, 殷钟意, 邓 佳
    2024 (4):  30.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30
    摘要 ( 49 )   PDF  
    探讨橙皮油素(Auraptene,AUR)的摄入对正常小鼠摄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正常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UR(2 μmol/kg)组、AUR(1 μmol/kg)组,连续灌胃给予AUR 2周,检测小鼠的累积摄食,检测血清、肝脏和下丘脑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下丘脑中厌食因子阿片促黑色素原(POM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靶基因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AUR能够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小鼠摄食,抑制下丘脑厌食因子POMC的表达(P<0.01),对肝脏IGFBP-1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在血清和下丘脑中IGF-1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但并未影响肝脏IGF-1的表达(P>0.05),同时,AUR显著增加了CPT1A在肝脏中的表达(P<0.01)。综上,AUR可显著促进小鼠摄食,其机制主要为AUR激活了PPARα,促使肝脏IGFBP-1表达增加,从而结合了血清中游离的IGF-1,使进入下丘脑的IGF-1含量减少,抑制了厌食因子POMC的表达,促进了小鼠摄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针菇基医用复合敷料的制备与研究
    王应雪, 谭文丽, 季 巧, 杨 凡, 文馨可, 袁久刚
    2024 (4):  3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37
    摘要 ( 39 )   PDF  
    以多糖提取后的富含几丁质和葡聚糖的金针菇样品为原料,通过冻干法制备金针菇基医用复合敷料。分别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吸水保水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止血性能、降解性能以及细胞毒性等。结果表明:金针菇样品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98.83%,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约为88.78%;金针菇基复合敷料的物理性能良好,手感柔软,拉伸应力可达15.20 MPa,断裂伸长率84.11%,吸水保水性优良,水蒸气透过率可达2500 g/(m2·d),体外凝血指数最佳为0.32,而且该敷料无毒无害,丢弃后35 d的土壤降解率即可达到79.79%。结果表明,金针菇基复合敷料具有较好的医用潜力,可用于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领域。研究对促进真菌多糖提取副产物的利用,提升金针菇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茶卡盐湖产纤维素酶嗜盐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刘全林, 李 蕾, 李馨伟, 黄裕颖, 吕志华, 尹以瑞
    2024 (4):  43.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43
    摘要 ( 47 )   PDF  
    为获得青海省茶卡盐湖中产纤维素酶真菌,以含5% NaCl的马铃薯淀粉(PDA)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获得嗜盐真菌菌株。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初筛后,再以刚果红平板复筛,对具有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从茶卡盐湖样品中获得纤维素水解菌24株,分属于10个不同属。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高活性菌株,命名为DaliF28,经ITS基因鉴定为芽枝孢霉属菌株(Cladosporiumsp.)。Cladosporiumsp. DaliF28经液体发酵培养32 h后,上清液中纤维素酶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2.87 U/mL,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和最适盐浓度分别为50 ℃、6.6和2.5 mol/L NaCl。其在最适pH和盐浓度下60 ℃保温1 h,保持60%以上相对活性;在0~4 mol/L NaCl浓度保持60%以上相对活性。分离得到不同属菌株预示着在茶卡盐湖中蕴含着丰富的嗜盐产纤维素酶真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北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抗菌活性筛选
    马晓莉, 丁范范, 魏纪元, 周乐瑞, 胡运琪, 南泽东, 江志波
    2024 (4):  50.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50
    摘要 ( 42 )   PDF  
    从宁北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单菌落45株,利用基因组提取技术,对菌株16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及菌属鉴定。结果显示,有16株放线菌,含13株链霉菌属,3株拟无枝酸菌属。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6株菌株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12株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对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显著抗菌活性,12株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活性,9株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研究表明,从宁北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菌株具有较强抗菌或抑菌活性,不仅丰富了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也为进一步从活性菌株中分离抗菌活性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布顿大麦内生真菌扩张对土壤酶活和养分的影响
    户萌菲, 陈 胜, 刘小珍, 滕天欣, 陈水红
    2024 (4):  5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57
    摘要 ( 43 )   PDF  
    以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布顿大麦种子为材料,在温室大棚中育苗后栽种在盐碱度不同的大田中。在春、夏、秋季取表层土壤,将春季样作为对照组,对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及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有机碳、氮、钾在中度盐胁迫下含量最高,随着布顿大麦种植时间的增长过氧化氢酶含量以及碳、氮、磷、钾、速效钾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脲酶、蔗糖酶、速效磷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在中盐下活性升高。且E+的布顿大麦土壤酶活和碳、氮、磷、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不同的盐分下大部分高于E-的。说明内生真菌感染可以通过调控植物从而改善植物附近土壤的酶活和养分,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布顿大麦内生真菌扩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菌藻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机制研究
    陈恒源, 方叶子, 郑华宝, 王 敏
    2024 (4):  65.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65
    摘要 ( 48 )   PDF  
    利用菌藻共生生物膜系统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反应器是关键的工序和重要的限制因素。设计菌藻生物膜反应器运行处理养猪废水,通过调节进水氨氮质量浓度探究其对污染物去除效率及微藻生物量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载体上菌藻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然后利用高通量测序进一步探究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从而揭示菌藻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规律和微生物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氨氮的日去除速率最高可达到35.60 mg/(L·d),并在载体上观察到大量微藻和细菌的团簇体,表明菌藻生物膜形成,优势菌属为Prevotella_9、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Acinetobacter和Bifidobacterium;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氨氮的日去除速率显著提高,最高可达到45.70 mg/(L·d),但持续的高氨氮负荷会对菌藻生物膜造成一定冲击,优势菌属演替为Comamonas和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胁迫对桔梗生理生化指标及总皂苷积累的影响
    张美茜, 于 娟, 曹 阳, 麻剑南, 包晨丽, 王晓琴, 贾 鑫
    2024 (4):  7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71
    摘要 ( 40 )   PDF  
    为探究桔梗对盐胁迫的响应,以二年生桔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的方式,设置对照组(CK,正常浇水)、低浓度盐胁迫(S1,200 mmol/L NaCl)、中浓度盐胁迫(S2,400 mmol/L NaCl)和高浓度盐胁迫(S3,600 mmol/L NaCl)等4个处理组,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下桔梗幼苗的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及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盐胁迫会抑制桔梗的正常生长,降低其生物量,且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显著;S1有利于促进桔梗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S2及S3均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桔梗叶片及根部抗氧化酶活性均在重度盐胁迫和处理第30天时显著降低;桔梗叶片和根部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总皂苷含量均随盐胁迫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研究可为改善盐渍土环境下桔梗的生长发育以及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桔梗在盐碱地种植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美味猕猴桃花粉萌发活力及形态学研究
    何利钦, 王丽华, 郑晓琴, 张 茜, 梁 爽, 李峤虹
    2024 (4):  7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78
    摘要 ( 55 )   PDF  
    为探究猕猴桃花粉萌发活力和花粉萌发前后的形态变化,以15份美味猕猴桃花粉为样本,采用离体培养方法测定花粉的萌发活力,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离体培养前后5份雌株花粉和10份雄株花粉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 15份花粉样本萌发率差异较大,5份雌株花粉均不萌发;10份雄株花粉中8号花粉样本的萌发率最高,为79.27%;9号花粉样本的萌发率最低,仅为22.85%。15份花粉样本离体培养前后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极面观基本相同,均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有差异,5份雌株花粉离体培养前后花粉形态不发生改变,均为近球形,而10份雄株花粉在萌发前为超长球形或长球形,萌发后均为近球形,极轴长度略有变小、赤道轴长变大、极轴长度与赤道轴长度比值变小、萌发沟宽度增宽,但萌发后的雄株花粉样本间各项形态学指标值差异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照对仙人掌科植物蓬莱宫中磷酸钙晶体形貌的影响
    李昌颖, 秦利鸿, 郑登月, 杜 倩, 陈春丽, 文晓鹏
    2024 (4):  83.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83
    摘要 ( 47 )   PDF  
    研究发现仙人掌科植物——蓬莱宫中存在花束状的晶体,在此基础上对蓬莱宫疣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物晶体含O、Ca、P元素,该类矿物质为磷酸钙晶体,主要镶嵌于皮层细胞壁上,极少分布在细胞中,其形貌大多呈四周散开或向一个方向展开的花束状,偶然观察到有膜包裹的橄榄球状;对蓬莱宫弱光处理后观察发现,表型明显发生变化,颜色从深绿变为嫩绿,茎伸长,疣间距变宽,变细长,刺较软向四周微张;疣中晶体密度显著减少,且磷酸钙晶片小部分聚集在一起,晶体尺寸也显著缩小(P<0.001)。研究结果为对植物中磷酸钙的形貌特征及其功能的理解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录因子NF-κB对鲤疱疹病毒Ⅱ型基因启动子的表达调控研究
    谢雅晴, 龙 晨, 吕利群
    2024 (4):  8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88
    摘要 ( 35 )   PDF  
    为深入探究NF-κB信号通路对CyHV-2感染过程的影响,在CyHV-2感染的GiCF细胞中加入NF-κB激动剂,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在感染24、72、96 h后CyHV-2编码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加入NF-κB激动剂后的72、96 h,CyHV-2编码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NF-κB促进CyHV-2编码基因的转录及翻译。为进一步阐明NF-κB如何影响CyHV-2的转录和翻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yHV-2部分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和NF-κB的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NF-κB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F-κB过表达提高了病毒基因启动子活性,提示NF-κB可以通过促进CyHV-2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来增强病毒复制水平。研究结果有助深入探究CyHV-2基因的表达翻译机制,也为开发基于NF-κB信号通路靶点的新的抗病毒抑制剂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专论
    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孤独症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互作用
    刘 纽, 熊 信, 薛亚奇, 王世娇, 朱 岩, 甄志平
    2024 (4):  9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094
    摘要 ( 55 )   PDF  
    综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运动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海马认知功能中的潜在作用。从BDNF的生物功能和参与SIRT1-PGC1a/FNDC5/Src/PLC-γ1、Ras/MAPK、PI3K/Akt信号通路,ASD患者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改变以及BDNF在ASD不同病理下的表达调控等方面阐述其在促进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最终改善海马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探讨BDNF在运动改善ASD海马认知功能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调控作用,为理解运动通过诱导BDNF表达,改善ASD海马认知功能间复杂的因果关系提供新的视角。最后展望以BDNF为靶点为孤独症疾病临床诊断提供可能的生物学标志物和药物开发提供广阔前景,为运动改善ASD的临床治疗和运动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境蓝藻次级代谢物应用研究进展
    郭 敏, 陶宇杰, 王 嵘, 韩 睿, 朱德锐
    2024 (4):  102.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102
    摘要 ( 53 )   PDF  
     蓝藻多分布于海洋、盐湖和超盐环境中,因盐环境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分化,已形成特殊的自我适应生存机制,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分布和胞内次级代谢产物,目前针对不同盐境中蓝藻的多样性、优势属群、盐适应机制、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分布以及应用,有待深入探究,系统综述不同盐境中蓝藻的种群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和适应生存机制(积累相容溶质和抗氧化剂、平衡胞内离子以及提高抗氧化酶类活性),重点总结胞内次级代谢产物的代表种类(如聚酮类、寡肽与多肽类、生物碱类、脂类、萜类以及多糖类)、化学结构类型和主要生物活性功能等(如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疟疾和蛋白酶抑制),为后续盐藻的资源挖掘和天然药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ERA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乙肝病毒的建立与应用
    翁兴墉, 邹林涛, 周 璇, 唐红花, 何 军, 邓仲良
    2024 (4):  112.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112
    摘要 ( 45 )   PDF  
    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RA)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乙肝病毒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根据乙肝病毒聚合酶编码区(P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引物、温度、荧光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ERA实时荧光法最佳反应体系,再对其敏感性、特异性、抗干扰能力、临床样本检出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ERA实时荧光法在42 ℃、20 min内可完成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2copies/μL;除乙肝病毒外,其他4种病毒(甲肝病毒、丙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均未产生荧光扩增曲线,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为标准,ERA实时荧光法检测58份乙肝病毒临床样本的灵敏度为97.37%、特异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24%、阳性预测值为100%、Kappa值为0.96。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特异、低成本的乙肝病毒早期检测方法,满足乙肝病毒快速检测的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多糖制备工艺对其黏弹性影响综合实验教学设计
    李 慧, 王继乾, 姬思雪, 赵玉荣, 马少华, 陈翠霞
    2024 (4):  11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118
    摘要 ( 43 )   PDF  
    基于科教融合和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将生化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引入科研项目“多糖的制备工艺对其黏弹性能的影响”并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并讨论“耐温耐盐、环境友好新型驱油剂开发”的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设计个性化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探究利用盐醇析法和Sevage法制备多糖的工艺并计算其得率,采用红外和紫外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探究不同制备工艺对黏弹性及驱替效果的影响,帮助学生搭建“生物—化工—能源”多学科知识体系,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开展数据分析、方案评价和成果路演,锻炼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植物克隆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
    何 磊, 徐 程
    2024 (4):  123.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123
    摘要 ( 55 )   PDF  
    基础植物克隆技术与应用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课程涵盖培养基配制、无菌操作、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组培苗驯化等内容,体现了生物、林学和园艺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该课程与其他专业领域的交叉融合知识点。结合问题导向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科交叉学生方面的作用。三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科研实验兴趣及课程建设水平均有所提升,学科交叉的教学设计提升了学生跨学科知识的串联式认知,扩展了学生视野,为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程互动教学模式在医学麻醉实践课程中的探索
    姜 徽, 杨秀丽, 周雁楠, 王熙顺, 董睿喆, 汪 欢
    2024 (4):  12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4.127
    摘要 ( 47 )   PDF  
    传统医学实践课程存在学生学习参与度不高,缺乏跨学科教学合作等缺陷,因此,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远程互动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麻醉学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生物医学、神经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以麻醉学实践课程为切入点,通过打造“校园-医院”学习共同体,在教学实践中融合以问题或病例为中心、情景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转变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