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次

    2019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2-18 上一期    下一期
    特约综述
    2018诺贝尔化学奖:酶定向进化与噬菌体展示技术
    曲戈,张锟,蒋迎迎,孙周通
    2019 (1):  1. 
    摘要 ( 928 )   PDF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Frances H. Arnold、George P. Smith和Gregory P. Winter教授,分别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两项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本质都是利用生物细胞在基因控制下合成蛋白质的生理过程并通过人工筛选来实现特定的应用目的,而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定向进化筛选策略的拓展。两项技术融合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科学等多个学科,被世界各国实验室广泛使用。以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主题,综述了定向进化以及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时间节点及其在相应领域的重要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免疫中的“猫鼠游戏”——浅析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现
    李想
    2019 (1):  7. 
    摘要 ( 281 )   PDF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抑制负性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其中Allison 教授发现了CTLA-4可以作为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的“刹车分子”, 而Honjo教授发现了免疫系统中的检验点PD-1。基于这二人的发现,近年来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抗体)在肿瘤治疗领域大放异彩。阐述了上述诺奖工作中PD-1/PD-L1和CTLA-4的发现、PD-1/PD-L1和CTLA-4以及它们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理,讨论了PD-1/PD-L1相关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谷氨酰胺转氨酶在Yarrowia lipolytica中的活性表达
    任蕊蕊, 刘 松, 李江华, 堵国成, 陈 坚
    2019 (1):  15. 
    摘要 ( 284 )   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EC2.3.2.13, Transglutaminase, TGase)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酶。基于N-端酶原区对折叠的重要影响,TGase通常以无活性的酶原(pro-TGase)形式在异源宿主中表达。以茂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pro-TGase为基因来源,重组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 po1h)为研究对象,通过在pro-TGase插入宿主Kex2蛋白酶识别位点(策略1)和共表达pro-TGase与谷氨酰胺转氨酶激活金属蛋白酶(TAMEP,策略2),使pro-TGase在Y. lipolytica中表达后被切除酶原区,而直接转化为活性TGase。摇瓶发酵结果显示,策略1和策略2构建得到的重组菌的TGase活力分别为5.26 U/mL和6.77 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策略1和策略2得到的重组菌的TGase比酶活、Km及kcat/Km均明显优于S. mobaraensis TGase。基于Y. lipolytica食品安全性,研究结果为TGase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型高产菌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蛛丝蛋白PySp用于静电纺纤维膜的研究
    沈庆春,米俊鹏,田露阳,莫秀梅,孟 清
    2019 (1):  16. 
    摘要 ( 247 )   PDF  
    蛛丝纤维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及生物相容性好等材料学特性,因而蛛丝蛋白在人造血管、神经导管及药物载体等方面有潜在巨大价值。将本课题组前期得到的大腹圆蛛梨状腺丝的一个重复区(Rp)进行原核表达,得到蛛丝蛋白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探究静电纺丝条件,将该蛋白纺成纳米纤维膜。SEM观察显示该膜形成的纤维均匀一致;ATR-FTIR测试表明,经过75%乙醇交联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β折叠;接触角证明,纳米纤维膜是亲水的。为蛛丝蛋白应用于组织工程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纤维材料,对蛛丝蛋白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珍珠质文石板片的纳米结构与断裂行为
    王胜男,竺鑫桥
    2019 (1):  20. 
    摘要 ( 236 )   PDF  
    贝壳珍珠质作为一种天然的防御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先前的研究认为,珍珠质的高韧性来源于砖墙结构,而其基本组成单元——单个文石板片,并没有承担重要的力学作用。然而近期的研究却发现单个文石板片具有韧性,且这种韧性源自板片内部独特的纳米结构。因此,研究文石板片的纳米结构,揭示其构效关系,有助于完善珍珠质在多尺度下的增韧机制,从而为高性能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新思路。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珍珠质文石板片的纳米结构和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石板片虽呈现单晶的衍射花样,其内部却包裹了大量尺寸不一、形状各异的有机物。对受损珍珠质的TEM分析显示,板片的破断行为受到了晶内有机物的调控。在裂纹偏转、裂纹尖端钝化、晶内有机物变形等多种增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单个文石板片自身的能量耗散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和D-loop区序列对江西安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物种鉴定及系统发育位置分析
    薛艳洁,潘娜,李明云
    2019 (1):  25. 
    摘要 ( 235 )   PDF  
    以采自江西赣州安南的野生鱼为实验材料,分别设计引物扩增其线粒体DNA COⅡ和D-loop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经扩增得到的COⅡ序列全长为691 bp,D-loop序列的全长为937~944 bp,其中COⅡ序列中A、T、G、C的平均占比分别为31.00%、25.80%、15.30%和27.90%,而D-loop序列的占比则分别为35.60%、32.30%、12.00%和20.00%,两序列都是A+T含量高于G+C,G的含量在4种碱基中最低。COⅡ序列中仅存在6个碱基位点的转换,D-loop则有多个碱基位点存在转换、颠换、缺失或插入,群体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75、0.0050。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COⅡ和D-loop系统发育树显示赣州安南光唇鱼与半刺光唇鱼(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亲缘性最近,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70%、98.69%,遗传距离最近分别为0.0130、0.0260,未达到种间分化的水平(0.05)。2个序列分析结果一致,结合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可以断定赣州安南光唇鱼与半刺光唇鱼为同一种,研究为江西赣州安南光唇鱼的资源利用提供了资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蚤状溞caspase-3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吴乐乐,叶功照,童巧琼,王丹丽
    2019 (1):  29. 
    摘要 ( 307 )   PDF  
    以蚤状溞(Daphnia pulex)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蚤状溞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随着不同培养温度、种群密度和食物种类变化;用Caspase-3的特异性底物Ac-DEVD-AMC测定了Caspase-3酶活在不同培养温度、种群密度和食物种类条件下的变化,并通过整体原位杂交检测了caspase-3基因在蚤状溞不同生殖状态下的定位表达。研究结果:蚤状溞caspase-3 mRNA表达量随着温度和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Banta培养液培养的蚤状溞caspase-3 mRNA表达量与小球藻培养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与Caspase-3酶活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aspase-3基因在蚤状溞活体细胞几乎都有表达,在两性溞中表达量较高,孤雌成溞中表达量较低。caspase-3基因的表达与环境有关,而蚤状溞的衰老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Caspase-3的酶活有关,但环境因子如何影响caspase-3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枝角类生殖转换还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漪湖春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彭水秀,张坤,邓道贵,何平,李晓明,郭红会
    2019 (1):  35. 
    摘要 ( 227 )   PDF  
    2015年3月至8月对安徽南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漪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0属120种,其中绿藻门69种,其次为硅藻门(16种)、蓝藻门(14种)和裸藻门(13种)。浮游植物的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90.53± 58.48)×105 cells/L和(4.21±2.48)mg/L。浮游植物总密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春季浮游植物生物量以扁裸藻属Phacus和小环藻属Cyclotella为主,夏季以裸藻属Euglena、盘星藻属Pediastrum和微囊藻属Microcystis为主。水温及营养盐快速变化可能是造成南漪湖春夏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地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曹开银, 丁海涛, 邓 超, 卢 文,陈 俊,金 杰
    2019 (1):  39. 
    摘要 ( 248 )   PDF  
    设计实验利用湿地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在巢湖烔炀湿地采集再力花、美人蕉、鸢尾、黑藻、水芹、鸭舌草、田字草、狐尾藻8种水生植物,就CODCr、NH3-N、TP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水力停留时间为30 d,CODCr去除率最高的是再力花,达到81.33%;8种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CODCr的去除率大小依次为再力花>美人蕉>狐尾藻>水芹>鸭舌草>鸢尾>黑藻>田字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H3-N的去除率大小依次为美人蕉>水芹>再力花>黑藻>狐尾藻>鸭舌草>鸢尾>田字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P的去除率高低依次为水芹>美人蕉>再力花>鸭舌草>黑藻>狐尾藻>鸢尾>田字草。再力花、美人蕉、水芹对水中NH3-N和TP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75.54%、84.66%、76.22%和73.61%、77.33%、82.67%,8种植物对水体中TP的去除率均超过5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铅胁迫对紫藤幼苗生长、生理指标及Pb2+富集的影响
    周 敏,袁菊红,陈小娇,江灶发
    2019 (1):  43. 
    摘要 ( 195 )   PDF  
    为探索紫藤对铅(Pb)胁迫的耐性生理响应,以紫藤(Wisteria sinensis)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浓度(0、100、200、400、800和1000 mg/kg)Pb胁迫下,紫藤的生物量、生理指标变化和Pb的富集能力。试验结果表明,Pb<800 mg/kg对紫藤的生长及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P>0.05),1000 mg/kg Pb处理时,仅地下部干、鲜重低于CK,Chlb含量显著低于CK(P<0.05);随Pb浓度升高,POD和CAT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地上部SOD活性逐渐升高,除地下部CAT活性在1000 mg/kg Pb处理时低于CK,其他处理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CK;AsA含量地上部呈上升趋势,地下部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处理地上部GSH含量均显著低于CK,地下部变化不明显;MDA含量仅1000 mg/kg Pb处理下,地下部显著增加36.06%。表明紫藤可通过体内抗氧化酶和相关物质的诱导及合成缓解Pb胁迫对其造成的毒害作用。此外,地上部Pb2+吸附量在800 mg/kg Pb处理下最高,达57.38 mg/kg,地下部在1000 mg/kg Pb处理时最高,达1131.42 mg/kg;运转系数随Pb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紫藤具有一定的耐Pb特性、Pb富集能力和修复Pb污染土壤的潜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肥市2种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
    卢幼学,张 航,李继勇,黄佳敏,董 斌,方 明,王 云,丁 宁,尹华宝
    2019 (1):  48. 
    摘要 ( 254 )   PDF  
    报道了合肥市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2种,分别是裂叶月见草(Oenothera laciniata Hill)和异檐花(Triodanis perfoliata subsp. biflora (Ruiz & Pavon) Lammers)。两种植物均原产于美洲,在合肥尚未形成入侵态势。凭证标本保存在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ANU)。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行为及气味对中缅树鼩亲缘识别的研究
    侯东敏, 王政昆, 朱万龙
    2019 (1):  50. 
    摘要 ( 273 )   PDF  
    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之一是行为的辨别和分类,动物社会行为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对气味信号的辨识。亲缘识别是个体产生用于识别的线索从而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验基于行为及气味对中缅树鼩的亲缘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属与非亲属中缅树鼩的活动、休息、取食、修饰行为表现出昼夜节律性,且活动、休息、修饰行为均呈双峰型;亲属中缅树鼩的取食行为呈双峰型,而非亲属中缅树鼩呈单峰型。中缅树鼩更显著偏向于选择与其具有亲属关系动物的尿液、个体及暗盒气味。以上结果表明亲属和非亲属中缅树鼩的行为模式存在差异。此外,尿液等气味因素会对中缅树鼩的亲缘识别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常见鸟类对人为干扰的耐受距离研究
    鲍明霞, 杨森, 杨阳, 周盛, 李春林
    2019 (1):  55. 
    摘要 ( 526 )   PDF  
    城市化对野生动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研究城市常见鸟类对人为干扰的耐受距离有助于理解其适应城市化的行为策略。于2017年3月至5月在合肥市选取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3块样地,以城市常见鸟类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对人为干扰的4种耐受距离(警戒距离、惊飞距离、缓冲距离和安全距离)及环境因子。选择其中样本量较大的6种鸟类,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及皮尔森相关分析分别检验影响因子的效应及各种耐受距离间的相关性。鸟类的耐受距离具有种间差异性,山斑鸠、珠颈斑鸠、喜鹊、乌鸫、灰喜鹊和麻雀的耐受距离依次变小,同一鸟类的耐受距离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群体大小增加,鸟类的警戒距离、惊飞距离变大。距离隐蔽所越近,警戒距离、惊飞距离和安全距离越小,在地面或草地的个体比在树林或灌丛活动的个体安全距离小。受测各种鸟类的4种耐受距离之间存在普遍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常见鸟类可以通过对耐受距离的调整适应强烈的人为干扰。基于研究结果,对城市发展中常见鸟类的管理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生短尾猴集群运动的跟随者特征研究
    李博文,王希,吴伟,李进华
    2019 (1):  60. 
    摘要 ( 215 )   PDF  
    群居动物在群体运动过程中通过形成领导-跟随模式以保持运动方向和时间的一致性,这一模式在长期进化中被选择下来。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领导力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但较少关注对跟随者特征的研究。为了探究跟随者与集群运动成功率之间的潜在关系,以安徽黄山的野生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 YA1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事件取样法(All occurrences recording)、目标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和随机取样法(Ad libitum sampling)观察记录成年个体在集群运动中的跟随过程,阐明跟随者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跟随者对集群运动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跟随者特征向量中心度与加入集群运动的次序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0),跟随者年龄与集群运动成功率无相关性(P=0.728),潜在跟随者的数量与集群运动的成功发起时间无相关性(P=0.669),跟随者的亲缘关系与集群运动成功率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0)。此外,社会等级与集群运动成功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雄性:P=0.030;雌性:P=0.001)。这些结果表明跟随者的社会中心度、社会等级以及亲缘关系在集群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集群运动的成功率。为揭示群居动物维持群体凝聚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部分地区黑胸大蠊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地理结构研究
    徐永媛,李蓉,陈艳艳,陈善元,肖蘅
    2019 (1):  65. 
    摘要 ( 228 )   PDF  
    为了探讨中国部分地区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地理结构,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9个地理种群88个黑胸大蠊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长度为658 bp的部分序列片段,开展了黑胸大蠊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和系统发育地理结构分析。结果显示:黑胸大蠊COI基因共检测到11个变异位点和7个单倍型(Hap1-Hap7),其中单倍型Hap3为9个地理种群所共享;总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Hd)和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327和0.0017,种群的中性检验Tajima′s D值为-1.2743,结果不显著,说明黑胸大蠊在较近的历史上未经历群体扩张;总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060;基因流Nm为4.22,表明种群间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发现各地理种群的所有单倍型并没有单独聚在一起,同来自其他地理区域种群的单倍型相隔开;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其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种群间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Mantel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显著相关性(R=0.0038,P=0.5670)。上述结果表明黑胸大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且种群间没有显著的系统发育地理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磷酸腺苷对后肢制动大鼠比目鱼肌离体单一肌梭电生理活动的影响
    余蕾,赵雪红,樊小力,李雪萍
    2019 (1):  70. 
    摘要 ( 269 )   PDF  
    实验观察了后肢制动一周大鼠离体单一比目鱼肌肌梭自发放电和由氯化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 chloride, Sch)所致的诱发放电的变化,并观测了三磷酸腺苷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实验采用空气隔绝法记录离体单一肌梭电生理活动,分别给予3种浓度(1、2和3 mg/kg)的三磷酸腺苷灌流肌梭,并记录其自发放电和氯化琥珀胆碱所致的诱发放电的情况。结果显示,后肢制动7 d大鼠比目鱼肌离体单一肌梭自发放电较正常明显减少(P<0.05),氯化琥珀胆碱所致的诱发放电未见明显增多,给予1 mg/kg三磷酸腺苷灌流肌梭后,肌梭自发及诱发放电未见明显改变,给予2和3 mg/kg三磷酸腺苷灌流其自发放电明显增加(P<0.05),诱发放电仅在给予3 mg/kg的三磷酸腺苷灌流肌梭后明显增加(P<0.05)。提示三磷酸腺苷可提高后肢制动大鼠离体单一肌梭自发及诱发放电,起到对抗肌萎缩的作用。研究为大鼠肌梭生理的研究及废用性肌萎缩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专论
    IFNLR1的研究进展
    王伟倩, 高雪, 袁永一, 徐金操
    2019 (1):  74. 
    摘要 ( 370 )   PDF  
    IFNLR1编码的蛋白质属于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其与IL-10RB结合成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与配体Ⅲ型干扰素IFNλs识别并结合,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IFNLR1的表达模式不同于Ⅰ型干扰素受体,具有组织特异性。对其功能的研究主要基于小鼠模型,现已知IFNLR1参与了IFNλs激活的包括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在内的生物活动。在此基础上的相关研究仍在进一步探索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硅藻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刘晓丹, 任庆敏, 王寅初, 秦松
    2019 (1):  79. 
    摘要 ( 349 )   PDF  
    硅藻凭借其独特且种类繁多的二氧化硅多孔外壳成为纳米技术的理想材料。总结了近期硅藻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硅藻纳米材料用于制造环保燃料装置、太阳能电池电极、生物传感器,合成金属纳米粒子,制备药物运输载体等应用方向介绍了硅藻作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科学家对硅藻生物矿化的分子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期待基因工程为硅藻纳米材料带来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油降解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李国丽, 康小虎, 翟立翔, 冷艳, 刘梦圆, 李师翁
    2019 (1):  83. 
    摘要 ( 314 )   PDF  
    石油降解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对石油烃代谢利用的前提条件。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的乳化可促进石油分解,研究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对原油污染环境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主要有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等细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与应用,脂肽类和糖脂类表面活性剂是目前研究较为清楚的两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大部分菌株可产混合类表面活性剂,可被应用于降解石油中的不同烃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促进石油烃降解的机制,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石油表面张力,改变微生物膜结构,促进微生物与石油的接触,提高微生物对石油的利用。通过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拓展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思路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虫性冲突行为研究进展
    唐荣, 董子舒, 张玉静, 郑霞林, 陆温
    2019 (1):  87. 
    摘要 ( 257 )   PDF  
    自达尔文1871年提出性选择理论后,有关性选择方面已有很多研究报道,而近几十年开始有学者基于昆虫性冲突行为提出了性冲突理论。性冲突理论是动物某一性别的个体从异性中寻求繁殖利益而让后者付出代价的机制。目前,昆虫性冲突行为已成为生物学和进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昆虫性冲突理论的核心是昆虫两性间的拮抗作用,并由此产生的协同进化以及演变出相应的生殖策略。昆虫性冲突行为可分为两部分:交配前冲突,其部分表现为雌性应对雄性强行交配对自身造成伤害而形成生理特征上的进化,还有部分则通过跑动、摇摆和假死等拒绝行为表现;交配后冲突,主要通过精子竞争、雌性隐秘性偏好等策略表现。综述了昆虫性冲突理论及性冲突行为研究进展,为今后昆虫协同进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温胁迫对花药发育的影响及信号传导网络
    张在宝,胡梦辉,闻 洁,冯晓冰,张 驰,饶本强
    2019 (1):  92. 
    摘要 ( 265 )   PDF  
    温度上升是目前地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全球粮食生产及安全。相对于叶片等营养器官,雄蕊与雌蕊的发育对环境胁迫更加敏感。高温影响了花药的正常发育,严重时会导致雄性不育。高温胁迫影响了花药的减数分裂、绒毡层的功能、小孢子的发生及花药开裂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同时,高温胁迫也改变了花药中活性氧(ROS)的动态平衡、激素的代谢及热激蛋白的调控等信号网络。总结了高温胁迫对开花植物花药发育的影响及花药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详细阐述了高温对花药发育细胞学的影响,解析信号转导网络,以期更加直观地了解高温胁迫对雄性生殖的影响,从而为培育耐高温作物品种提供更加广阔的理论指导与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燕窝低聚肽制备工艺及生物学评价
    高建萍, 姚之龙, 张贵锋
    2019 (1):  96. 
    摘要 ( 317 )   PDF  
    采用生物酶解技术研究了燕窝低聚肽的制备工艺。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的酶对燕窝的降解行为,比较了燕窝酶解前后分子量范围、氨基酸组以及唾液酸含量变化,采用动物实验研究了燕窝低聚肽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燕窝经60℃热变性处理后可通过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有效降解,酶解处理4.0 h燕窝降解率分别达到96%和91%,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部分降解燕窝,4.0 h后残留量分别为40%和36%。酶解后的燕窝低聚肽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3 ku,低聚肽中总蛋白含量高于燕窝,酶解后唾液酸含量为14.3%。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燕窝低聚肽增强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 A)诱导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 T cell)增殖效果高于燕窝(P>0.05);燕窝与低聚肽在增强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 NK cell)活性方面较为相近(P<0.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26血清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丁 琦,林伟新, 蔡教英,林国生,王小玉,淑珠,陈俊言,许喜林
    2019 (1):  100. 
    摘要 ( 246 )   PDF  
    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大肠埃希氏菌O157、O26、O45、O103、O111、O121、O145等血清型。目前,在国内关于大肠埃希氏菌O26的报道及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对大肠埃希氏菌O26血清型设计引物并探究优化建立PCR体系,为日常快速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26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MTT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青枯菌活菌的方法
    周大祥,熊书,谢桂香
    2019 (1):  103. 
    摘要 ( 272 )   PDF  
    利用四氮唑蓝(MTT),优化了检测波长、菌浓度、MTT用量、MTT反应时间、三联液的用量和溶解时间等,建立一种有效快速检测青枯菌活菌的方法。结果发现,MTT反应的最佳检测波长为512 nm,青枯菌浓度A600为0.3,MTT用量为30 μL,MTT还原反应控制在20 min以内,三联液溶解甲臜晶体的用量为3 mL,溶解8 h,甲臜溶液在10~120 μL以内与A512的数值线性关系良好,平板计数印证了这一结果。实验结果表明,MTT法可以用于快速检测青枯菌等植物病原菌活菌,对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改造与应用
    侯增淼, 李晓颖, 高 恩, 杨小琳, 赵金礼
    2019 (1):  107. 
    摘要 ( 347 )   PDF  
    构建一种可促进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高表达的载体,实现在同一载体中外源基因与二硫键异构酶共表达,同时失活YPS1基因。以pPICZαA载体为骨架载体,将酵母YPS1基因C端和N端非功能区序列连接至pPICZαA载体,获得重组载体pPICZαA-YPSΔ;将酵母PDI基因序列连接至pPICZαA载体,获得重组载体pPICZαA-PDI,再以重组载体pPICZαA-PDI为模板通过PCR获得PDI表达盒,然后将PDI表达盒连接至重组载体pPICZαA-YPSΔ,筛选获得高效表达载体pPICZαA-PDI-YPSΔ。最后,将外源基因HSA、hGH导入此载体,转化毕赤酵母GS115,检测HSA和hGH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高效表达载体pPICZαA-PDI-YPSΔ构建成功,外源蛋白HSA、hGH利用此载体,可获得高表达,具有很好的工业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
    微课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唐蓓
    2019 (1):  112. 
    摘要 ( 236 )   PDF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开展比较多的是微课比赛,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报道不多。研究针对遗传学的学科特点,选取了遗传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习题及课外知识制作成微课,并在遗传学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促进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节约了评讲习题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文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杨红, 吴春惠, 李顺, 曾红娟, 刘贻尧
    2019 (1):  114. 
    摘要 ( 210 )   PDF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为培养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探索了以文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即通过阅读文献并以讨论课的方式进行学习。从以文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流程、文献类型和课堂讨论方式等方面论述了该教学模式在生物制药教学中的实践,为相关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工程案例与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柯 霞, 郑仁朝
    2019 (1):  117. 
    摘要 ( 224 )   PDF  
    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涵盖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结合细胞工程课程特点,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阶梯式引入教学内容,借助“案例式”与“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教学实践过程,提出了具体改革的措施与实践,以期促进细胞工程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手机在高校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柳 莹,高 丽,冯俊荣
    2019 (1):  120. 
    摘要 ( 234 )   PDF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智能手机使用频率最高、时间最长的群体之一,智能手机对高校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借助海量的网络资源,智能手机也可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从用智能手机在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辅助课堂教学、进行随堂测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智能手机在高校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主要优势,以期为广大高校生物学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李鹏,张永红,马新华
    2019 (1):  123. 
    摘要 ( 213 )   PDF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其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从以问题为中心教学、应用比较实验、引入思维实验和增加互动讨论4个方面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与实践,探索多样化教学方式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施多样化方法的教学组相对于单一模式教学组学生实验技能掌握与提高较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多样化教学方式比较满意。说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多样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研素养以及创新精神,提高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生物学认知必须以系统观为指导
    伍贤进,李爱民,李胜华,曾军英
    2019 (1):  126. 
    摘要 ( 302 )   PDF  
    生物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适应性、开放性、演化发展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生物科学发展已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用系统观来指导生物科学认知是提高认知效率的必然选择。以系统观指导生物运动规律认知,在逻辑演绎上要以功用为基点,在思维方向上要突出多维度思维,在思维方式上要强调非线性思维。“5W1H”分析方法对于开展生物学系统认知十分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