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陆 欢, 沈 玲, 尚晓冬, 刘建雨, 王瑞娟, 杨 慧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4): 92-.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4.092
    摘要554)      PDF   
    主要阐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技术的概念、诱变机理和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以微生物和食用菌诱变育种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ARTP诱变技术在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菌种改良和提升生物合成能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中的应用,分析ARTP诱变技术在微生物和食用菌育种研究中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说明今后研究重点是通过提高快速筛选目标菌株的技术水平,结合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多组学技术,深入探究经ARTP诱变后微生物和食用菌的遗传规律和调控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机制,以期通过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为食用菌和微生物育种研究提供新思路,进而推动微生物和食用菌的种质创新及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促凋亡蛋白Bax和Bak通过Nrf2/GPX4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
    韩 靖, 赵国平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6-.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006
    摘要924)      PDF   
    为探究促凋亡蛋白Bak/Bax对erastin诱导铁死亡的调控机制,以野生型(WT)、Bak/Bax双敲除(Bak/Bax-DKO)、Bax敲除(Bax-KO)和Bak敲除(Bak-KO)的小鼠成纤维细胞(MEFs)为实验对象,利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和活性氧(ROS)的生成量,利用试剂盒测定GSH/GSS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细胞相比,敲除Bak和Bax显著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相比WT细胞,Bak/Bax-DKO细胞中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GPX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与Bak/Bax双敲除类似,敲除Bax也显著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促进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而敲除Bak对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及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促凋亡蛋白Bax和Bak通过Nrf2/GPX4信号通路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且Bax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十四五”背景下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王浩绮, 高 豪, 信丰学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001
    摘要804)      PDF   
    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医学、能源、工业等多个领域。伴随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颁布,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热度高涨。合成生物学凭借更经济、环境友好等突出特点,将颠覆相当一部分传统行业。梳理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行业政策和国内合成生物学产业,并针对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制药、农业、食品、医美和化妆品领域的作用进行重点阐述,同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王冬梅, 洪 泂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12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124
    摘要263)      PDF   
    根据合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践行课程思政教学,明确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实现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塑造、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加强了自身德育修养,打造了师生双赢的局面,为构建大思政格局作出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炭药提取液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组成的影响
    王俊杰, 高建萍, 张 扬, 张贵锋, 马 莉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6): 8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6.088
    摘要146)      PDF   
    研究炭药提取液(液体敷料1与液体敷料2)对小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I、III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小鼠全皮层创伤为模型,将液体敷料1、液体敷料2涂抹于小鼠背部伤口,给药3、6、9、13、17和21 d后,通过液质联用法测定小鼠创面组织中I、III型胶原含量。结果表明:液体敷料1与液体敷料2能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率并加速结痂掉落,并在第9、13天明显增加总胶原的含量(P<0.01);第3、9天,液体敷料1与液体敷料2组的I、III型胶原含量均大于空白组(P<0.05);且在第17、21天,两组胶原I/III的比例均大于空白组(P<0.01)。研究为探索炭药提取液促进伤口愈合的机理提供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年龄段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胞体和树突形态的分析
    裴 沛, 汤正权
    生物学杂志    2024, 41 (1): 26-.   DOI: 10.3969/j.issn.2095-1736
    摘要285)      PDF   
    为探讨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形态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挑选4个年龄段小鼠各5只,分别为14天龄、1月龄、2月龄和1年龄。选择小白蛋白作为浦肯野细胞独特的标记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该4组年龄段小鼠小脑的小白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浦肯野细胞胞体和树突形态。结果显示,2月龄小鼠浦肯野细胞树突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1年龄小鼠浦肯野细胞树突长度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浦肯野细胞胞体面积大小变化则呈现年龄段逐级递减趋势。研究同时分析小白蛋白在该4组年龄段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荧光表达强度,其随年龄段呈现总体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小脑浦肯野细胞胞体大小和树突长度与年龄相关,小白蛋白的表达与其发育呈相反趋势。研究结果提示,小白蛋白对小脑浦肯野细胞发育可能存在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绿色分离纯化生产高纯度维生素K2
    马国良, 郑之明, 王 鹏, 王 丽, 赵根海, 王 晗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10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107
    摘要351)      PDF   
    为克服维生素K2(Vitamin K2, VK2)提取工艺有毒溶剂用量大、有毒物质残留等缺点,建立一种高纯度VK2绿色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使用天然油剂与甲醇、乙醇等有机试剂分别萃取纳豆芽孢杆菌干菌体内的VK2,结果表明,中链甘油三酯的萃取效果最好,最大提取量为2.7 mg/g。通过使用7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分离中链甘油三酯溶剂相中的VK2,以及利用静态吸附与解吸附实验,筛选出最优型大孔树脂HC-200S。进一步优化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和解吸附工艺,并且绘制大孔树脂的动态解吸附曲线,结果表明:上样液吸附流速为2.0 mL/min、解吸剂为无水乙醇/乙酸丁酯(1∶2,体积比)的混合溶液、解吸剂流速为1.0 mL/min时,HC-200S型大孔树脂对VK2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最佳;VK2纯度较纯化前提升4倍,达到87.8%,回收率达到93.1%。将树脂分离纯化得到的VK2解吸液经过冷冻结晶和溶剂挥发结晶,分别得到纯度为96.7%和97.1%的VK2晶体。研究将为VK2的工业生产和绿色分离纯化提供方法依据,同时也为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分离纯化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线粒体蛋白HIGD1A调控细胞自噬增强HeLa细胞辐射抗性
    赵喜朋, 赵国平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5): 1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5.011
    摘要245)      PDF   
    为探究线粒体蛋白HIGD1A通过调控自噬增强宫颈癌细胞(HeLa)辐射敏感性的机制,以对照细胞和HIGD1A敲低的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噬诱导剂Earle’s 平衡盐溶液(EBSS)和电离辐射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标志蛋白LC3、P62的表达水平,并检测Ad-mCherry-GFP-LC3B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的荧光表达水平;CCK-8检测氯喹/雷帕霉素预处理2 h,并在辐照处理之后48 h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雷帕霉素处理之后的caspase-7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细胞相比,敲低HIGD1A抑制EBSS和电离辐射处理之后LC3的生成、P62的降解和mCherry-GFP-LC3黄色斑点、红色斑点的生成;CCK-8检测结果发现,敲低HIGD1A并结合氯喹处理降低了细胞在电离辐射处理之后的细胞活力;此外,敲低HIGD1A显著增加了肿瘤细胞中caspase-7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在雷帕霉素处理后HIGD1A敲低细胞中仍存在较高的凋亡水平。结果表明,HIGD1A通过自噬途径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科生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基因克隆构建方案
    陆盈盈, 樊伟康, 韦有恒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119-.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119
    摘要287)      PDF   
    将常用于Gateway克隆系统中的对大肠杆菌具有毒性ccdB基因引入载体,提高基因克隆成功率。构建基因克隆过程中,含有ccdB 基因的原始载体在大肠杆菌中不能正常生长,无法形成细胞克隆,避免空载的假阳性克隆产生。通过分组比较实验、启发引导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领会酶切、重组、连接等生物工程相关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该基因克隆方法的改进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也适用于科研工作中的基因克隆效率的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虫媒病毒与生物安全
    李雨晗, 张櫶文, 程 功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6): 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6.001
    摘要396)      PDF   
    介绍虫媒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引发的重大传染病,描述几种重要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分析与虫媒病毒有关的新型生物技术和新发突发传染病造成的相关风险,同时探讨人类为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当前技术发展的难点。综述旨在加强公众对虫媒病毒及其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的认识,展望传染病防控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呼吁有关部门加快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应对今后出现的虫媒病毒传染病流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淀粉水解α-淀粉酶AmyZ1热稳定性提升的分子改造
    邴孝凤, 何 玉, 张学成, 方泽民, 房 伟, 肖亚中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35-.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035
    摘要239)      PDF   
    生淀粉水解α-淀粉酶是一种具有生淀粉水解能力的α-淀粉酶,能够在淀粉糊化温度以下降解生淀粉颗粒,适用于淀粉冷水解。ΑmyZ1是来源于海洋微生物的生淀粉水解酶,其催化底物转化应用时热稳定性不足。与热稳定α-淀粉酶结构进行比对分析,发现AmyZ1在结构域B区域多了一个柔性loop区。通过同源建模,确定突变位点,构建缺失柔性区的突变酶AmyZ1∶ΔTG,并对突变酶的酶学性质、Ca2+依赖以及水解高浓度玉米生淀粉的能力进行分析。AmyZ1∶ΔTG最适作用温度为45 ℃,在35 ℃~55 ℃范围内酶活力维持在60%以上。在30 ℃和35 ℃条件下,半衰期可分别达到18 h和15 h,是出发酶AmyZ1的10倍和15倍。突变酶AmyZ1∶ΔTG蛋白结构的柔性降低,导致AmyZ1∶ΔTG的催化效率有所降低。与出发酶AmyZ1相比,AmyZ1∶ΔTG的催化性能受外源Ca2+的影响较小,酶活力对外源Ca2+的依赖有所降低,但Ca2+有助于提升其热稳定性。此外,在35 ℃的作用条件下,AmyZ1∶ΔTG对300 g/L玉米生淀粉的水解率为40%,接近于出发酶AmyZ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株BDE-209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范罗圣, 吴 涓, 胡丁璠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4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041
    摘要216)      PDF   
    为探究细菌对十溴联苯醚(BDE-209)的生物降解特性,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有效降解BDE-209的好氧细菌——硝基还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研究该菌降解BDE-209 的最适外加碳源,探索P.nitroreducens细胞表面特性在不同BDE-209初始质量浓度下的变化及降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P.nitroreducens能够以BDE-209为唯一碳源生长。葡萄糖对BDE-209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对10 mg/L BDE-209的降解率可达76.2%。BDE-209的降解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短、降解速率较快,且P.nitroreducens对较高质量浓度的BDE-209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高质量浓度的Cu2+(≥30 mg/L)会抑制BDE-209的降解和菌株的生长。P.nitroreducens的高细胞表面疏水性使BDE-209更容易进入细胞内部,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是受到BDE-209的应激作用所致。微生物降解是一种将BDE-209从污染环境中清除的有效修复技术,从环境中筛选出高效降解菌为BDE-209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兰州百合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LRE-541次级代谢物抗胃癌活性研究
    陈 彬, 姜 侃, 郭晔红, 马爱爱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2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028
    摘要218)      PDF   
    研究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Cotton)根部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LRE-54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胃癌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对该菌株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以胃癌细胞HGC-803为研究对象,探讨代谢产物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从其发酵液中获得两个蒽醌类化合物,鉴定为4-Deoxy-ε-pyrromycinone (1)和epsilon-pyrromycinone (2)。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胃癌细胞HGC-803的IC50分别为(25.24±1.23) μg/mL和(17.29±2.28) μg/mL;在相同处理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5、25 μg/mL的化合物1组和10、20 μg/mL的化合物2组癌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这两种化合物都可抑制胃癌H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有成为抗胃癌药物或前体药物的潜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中气门亚目的系统发育关系
    杨慧娟, 陈 婷, 董文鸽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4): 4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4.048
    摘要221)      PDF   
    为了解中气门亚目物种线粒体16S rRNA基因全序列信息及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方法对粪堆寄螨(Parasitus fimetorum)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结合NCBI数据库中中气门亚目多数类群的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中气门亚目物种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中气门亚目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中气门亚目物种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AT含量远高于GC含量;遗传距离在0.111~0.359,平均遗传距离为0.291。碱基转换与颠换比值以及序列饱和性分析显示,中气门亚目物种线粒体16S rRNA基因具有较大的进化潜能,适合用于系统发育分析。使用ML法和BI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寄螨科与土革螨科形成姐妹分支,与传统分类结果存在差异;大部分同科的物种总是优先聚在一起,表明线粒体16S rRNA基因用于构建中气门亚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结果为后续研究中气门亚目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原林蛙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张湑泽, 董 豹, 哈金强, 赵 英, 魏生楠, 韦迎婷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4): 5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4.054
    摘要241)      PDF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平台对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线粒体进行低覆盖全基因组测序,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获取、拼接与注释,获得高原林蛙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全长21913 bp,主要包括tRNA基因(22个)、rRNA基因(2个)、CDS(13个)和D-loop(1个)4部分。除轻链中的NAD6外,其他蛋白质编码基因都在同一条链上。在编码基因中,共发现3个重叠基因:COX1/trnS2、ATP6/ATP8和NAD4L/NAD4。高原林蛙线粒体基因组具有AT偏好性,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氨基酸使用最频繁的是Leu和Ser,tRNA基因都有经典的三叶草结构。KaKs分析显示,高原林蛙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基因未检测到正选择作用。基于高原林蛙线粒体全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高原林蛙与中国林蛙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结果将为高原林蛙的起源、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培养及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
    丁惠如, 赵 敏, 程宁宁, 付远辉, 彭向雷, 虞结梅, 郑妍鹏, 何金生
    生物学杂志    2024, 41 (1): 20-.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1.020
    摘要219)      PDF   
    为建立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hAEC)的培养方法,并在hAEC体系上探讨3-硫代吲哚类化合物RSV-A-4和免疫抑制剂代谢产物6-MMPr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及其机制,从而构建可用于RSV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的细胞模型。采集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样本,分离细胞后建立hAEC的培养方法,并进行细胞形态和活力鉴定;在hAEC体系上检测小分子化合物RSV-A-4和6-MMPr的抗RSV活性及其细胞毒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Time-of-addition assay技术,探讨RSV-A-4和6-MMPr的抑制RSV复制的作用机制。培养的hAEC经鉴定:其体外培养存活率可达93.51%;RSV-A-4和6-MMPr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07.30±4.77) μmol/L和(3191.00±6.11) μmol/L,6-MMPr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Half maximal cytotoxic concentration, CC50)为(95526.00±10.97) μmol/L,而RSV-A-4对hAEC未见明显细胞毒性;RSV-A-4和6-MMPr均在RSV病毒基因组复制阶段抑制RSV复制。成功建立可用于抗RSV药物筛选及体外评价的hAEC培养体系,RSV-A-4和6-MMPr在细胞水平均能有效抑制RSV复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烟草种子直接诱导愈伤组织的方法探究
    彭 也, 许健成, 余璐璐, 何正权, 徐 飞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5): 105-.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5.105
    摘要228)      PDF   
    以烟草种子为材料,探究从种子直接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方法。结果表明:烟草种子愈伤诱导受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6-苄氨基嘌呤(6-BA)不同激素配比影响,其中,在0.1~2.0 mg/L 2,4-D和6-BA的激素浓度范围内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大小和质量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种子在含1.0 mg/L 2,4-D+1.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培养,能较快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块较为松散;而在含0.1 mg/L 2,4-D+1.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较为紧密。进一步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在1.0 mg/L 2,4-D+1.0 mg/L 6-BA培养条件下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细胞较大,但排列不规则,多为非胚性细胞;相反,在0.1 mg/L 2,4-D+1.0 mg/L 6-BA培养条件下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细胞虽然较小,但排列规则,多为胚性细胞。研究结果为从烟草种子诱导培养愈伤组织提供新的技术参考,也为烟草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便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赵柯郁, 苏丽娅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6): 99-.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6.099
    摘要268)      PDF   
    表观遗传重塑过程从受精后短时间内便会开始,包括DNA甲基化改变、染色质重塑和转录改变。DNA甲基化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和10-11易位蛋白(ten-eleven-translocation protein,TET)的参与和调控下重编程以及发生动态变化,这些变化与胚胎发育、早期细胞命运决定、印记基因调控密切相关。组蛋白,尤其H2和H3组蛋白甲基化、泛素化以及乙酰化等修饰同样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节器调控基因转录活性以及染色质可及性。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组蛋白修饰(histonemodification)和染色质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均会随着胚胎发育阶段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与此同时,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相关的基因、酶及底物也在发生动态变化。近期多项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从全基因组的角度,揭示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染色质可及性的新机制,就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ITC调控肠嗜铬细胞中血清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功能
    王思瑜, 杨雅丽, 司琪琦, 郭泰林, 黄新河
    生物学杂志    2024, 41 (2): 5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2.051
    摘要210)      PDF   
    为探讨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AITC)调控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EC)中血清素(5-hydroxytryptamine, 5-HT)的合成及其对E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使用食用级AITC对RIN-14B细胞(大鼠胰腺内分泌细胞系)进行干预处理,采用FLUO-8 AM检测RIN-14B细胞内钙离子浓度,qRT-PCR分析5-HT合成相关基因表达,UPLC测定5-HT含量,以及RNA-seq检测AITC处理后的RIN-14B细胞转录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ITC通过激活离子通道TRPA1使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上调Tph1(色氨酸羟化酶)和Ddc(5-羟色氨酸脱羧酶)的表达,从而促进5-HT合成及分泌。此外,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AITC处理后的RIN-14B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发现,AITC主要调控谷胱甘肽代谢和抗氧化、炎症调节等相关通路,提示AITC可能通过刺激EC促进谷胱甘肽代谢来调节肠道稳态,同时参与肠道的炎症调节。以上结果为研究AITC影响EC及肠道更深入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数据与研究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柞蚕ApMLEC的重组表达和功能分析
    刘智超, 古苏云, 刘丹梅, 范 琦, 刘宇博, 张嘉宁, 李文利
    生物学杂志    2023, 40 (3): 22-.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022
    摘要225)      PDF   
    对柞蚕Malectin(ApMLEC)进行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和初步功能分析。基于已知的柞蚕cDNA数据库,通过PCR克隆ApMLEC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信息;将基因连接至pET-28a原核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系统和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探究该蛋白结合多糖、凝集细菌和抑菌能力;通过将基因连接至转移载体pApBacDual-egfp探究其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基因由798个碱基构成,编码266个氨基酸,纯化得到分子质量约为33 ku、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ApMLEC能够与麦芽糖、脂多糖、肽聚糖结合;凝集细菌;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250 μg/mL;并抑制ApNPV病毒的复制。ApMLEC初步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其可能在柞蚕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今后开展柞蚕免疫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