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次

    2025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6-18 上一期   
    研究报告
    低温等离子体调节H3K4me2刺激灵芝生长和灵芝酸积累
    张 莹, 黄 青
    2025 (3):  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01
    摘要 ( 140 )   PDF  
    研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NS-DBD)刺激灵芝生长和灵芝酸生物合成机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现,NS-DBD可以促进灵芝酸的生物合成。生化指标检测发现,NS-DBD诱导了灵芝胞内活性氧的积累,使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升高。同时伴有灵芝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上调。免疫荧光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方法证实,NS-DBD处理后,灵芝酸合成通路上的基因hmgr、pmvk、mvd、sqs和ls的H3K4me2修饰水平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基因hmgr、pmvk、mvd和ls的H3K4me2修饰主要分布于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而基因sqs的H3K4me2修饰则分布于上游2 kb和外显子区域。研究表明,NS-DBD通过刺激ROS积累调节灵芝酸合成通路上一些关键基因的H3K4me2修饰水平,进而调节灵芝的生长和灵芝酸的合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性条件下yybP核糖开关结合Mn2+的构象分析
    于莹莹, 冯姗姗, 肖雯雯, 陈 婷, 张云龙, 陆昌瑞
    2025 (3):  9.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09
    摘要 ( 94 )   PDF  
    yybP-ykoY家族是细菌中常见的核糖开关类型,对Mn2+浓度具有高度敏感的监测能力。在大肠杆菌alx基因5′-UTR区含有一个包含yybP核糖开关保守序列的pH响应元件。根据结构预测,其与已知在乳酸乳球菌中位于yoaB基因上游的核糖开关结构类似,推测Mn2+结合位点可能也位于 L1、L3环。然而,目前大肠杆菌yybP核糖开关适体域的研究集中在静态解析上,对其在不同 pH 条件下结合Mn2+产生的构象变化尚不明确。通过运用SHAPE化学探测法对yybP核糖开关适体域在不同pH(pH 6.0、7.0和8.0)条件下与Mn2+结合前后的构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了Mn2+结合位点位于L1和L3环处,并且在改变pH后,yybP核糖开关与Mn2+仍能结合;此外,在pH 8.0条件下,yybP核糖开关的P1、P2整体核酸骨架折叠成紧凑的双螺旋结构。综上结果表明,yybP核糖开关在碱性条件下与Mn2+结合后使其结构更加稳定,推测其有利于yybP核糖开关下游alx基因的调节,为后续研究该核糖开关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脱氮效能预测EGA-BPNN模型构建
    陶 健, 姜芳媛, 石先阳
    2025 (3):  15.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15
    摘要 ( 82 )   PDF  
    为准确预估不同外碳源和C/N条件下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的深度脱氮效能,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BP神经网络(BPNN)建立DNBF深度脱氮预测模型,并结合进化算法进行模型优化。通过DNBF实验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泛化能力验证,并根据性能评价指标确定最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VR(R2=0.904)对TN去除率的预测性能优于BPNN(R2=0.876),经进化算法优化后的差分进化算法(DE)-SVR、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EGA)-BPNN对比SVR、BPNN,R2分别提升了1.5%、11.5%,EGA-BPNN对TN去除率、NO2-N质量浓度、NO3-N质量浓度预测的R2分别为0.991、0.971、0.926,均显著优于其他模型,表明利用进化算法同步优化神经网络结构和模型参数,有效提升了模型的性能;EGA-BPNN对沿程脱氮指标TN、NO2-N、NO3-N和COD质量浓度预测的R2分别为0.969、0.980、0.974、0.864,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能有效预测不同外碳源投加策略下的DNBF脱氮效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衰老分子标志物的小鼠衰老评估模型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时景景, 何诗丹, 唐雨欣, 周宇荀, 李 凯, 肖君华
    2025 (3):  22.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22
    摘要 ( 146 )   PDF  
    端粒长度缩短和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化是公认的衰老分子标志物,研究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端粒长度和线粒体DNA拷贝数在2~24月龄雌、雄C57BL/6小鼠9种组织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基于两种分子标志物的小鼠衰老评估模型,回归模型的拟合度r2在0.4~0.8。通过该模型发现在雌性或雄性小鼠9种组织中,至少有一种衰老分子标志物与月龄显著性相关。作为实际应用,利用构建的衰老评估模型分析生殖压力是否对雌性衰老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生殖加速了雌性衰老的进程,主要体现在外周血、心脏、皮质和脾脏组织。研究构建了9种组织的衰老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评估各种实验干预对雌性或雄性C57BL/6小鼠9种组织的衰老加速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一株耐盐细菌的分离及其基因组分析
    胡苗苗, 魏 青, 陈家瑞, 刘子花, 晏宇杰, 徐 荣
    2025 (3):  29.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29
    摘要 ( 89 )   PDF  
    从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采集样品进行耐盐微生物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对菌株进行耐盐能力测试及全基因组测序,挖掘其基因组中与盐耐受相关的基因。分离到一株耐盐细菌,经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该菌株与Bacillus atrophaeus的相似性达99.79%,将菌株命名为Bacillus atrophaeus W-4。在不同NaCl质量浓度梯度下测定菌株生长曲线探究菌株NaCl耐受性,结果显示该菌株最高耐受0.25 kg/L NaCl,是一株中度耐盐细菌。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菌株W-4含1个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为4284607 bp。KEGG数据库注释分析发现,菌株基因组中有多种与NaCl耐受可能相关的基因,其中,与编码Na+转运体相关的基因有5个,与K+转运体相关的基因有7个,与相容性溶质相关的基因有37个,与分子伴侣相关的基因有5个。研究结果表明,菌株W-4在遗传水平具备适应高盐环境的潜力,将为后续该耐盐菌株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苦草和仿生水草附着细菌群落对不同氮形态的响应研究
    盛梦婷, 俞佳铭, 程铁涵, 曹玉成, 周昕彦
    2025 (3):  36.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36
    摘要 ( 80 )   PDF  
    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手段研究苦草和仿生水草附着细菌群落的结构和氮循环功能对水中3种氮形态(2 mg/L NH+4-N、1 mg/L NH+4-N+1 mg/L NO3-N、2 mg/L NO3-N)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单独NH+4-N处理下苦草附着生物膜的生物量最高。单独NO3-N处理下沉水植物附着细菌群落α多样性最高,NH+4-N与NO3-N共存处理对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较大。沉水植物附着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气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它们对氮形态的响应规律存在差异。单独NH+4-N处理下细菌共现网络的模块化程度最高,两种氮共存时细菌网络中物种间的竞争更强。PICURSt2功能预测表明,NO3-N处理会降低硝化功能基因在苦草附着生物膜中的相对丰度。研究揭示了不同氮形态对沉水植物附着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规律,可为今后开发适应不同水质条件的沉水植物净化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益细菌施用对绞股蓝及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林志楷, 刘黎卿, 林丽仙, 陈 菲, 林文珍, 汪文华
    2025 (3):  43.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43
    摘要 ( 108 )   PDF  
    探讨施用解蛋白芽孢杆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西姆芽孢杆菌对绞股蓝生长、生理指标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绞股蓝叶片的光响应趋势相似但在高光响应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菌液处理对植株产生一定的逆境胁迫;解蛋白芽孢杆菌对叶茎的促生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各菌液处理组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脯氨酸有所降低但不显著,解蛋白芽孢杆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和西姆芽孢杆菌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解鸟氨酸拉乌尔菌施用组绞股蓝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85 mg/g,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37.72%。解鸟氨酸拉乌尔菌有利于促进绞股蓝生长及总黄酮含量积累,效果最佳。研究为开发新型微生物菌肥菌剂,实现绞股蓝高产栽培与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力及神经传导相关酶系的影响
    李 晶, 刘锦霞, 李 娜, 付麟雲, 丁 品, 聂垚琰, 武建荣, 杨 成
    2025 (3):  4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47
    摘要 ( 72 )   PDF  
    研究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并探讨黏虫幼虫神经传导相关酶系对黄帚橐吾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通过点滴法测定黄帚橐吾精油对黏虫幼虫的毒性,结果显示:该精油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LC50为4.584 mg/mL。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处理时间下,精油对黏虫幼虫体内神经传导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C50质量浓度的精油能显著抑制黏虫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精油可能对黏虫幼虫具有神经毒性,具备开发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花黄精调控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的bHLH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分析
    王郅炜, 张京晶, 单婷玉, 钟欣欣, 樊金世博, 程 卉, 吴家文
    2025 (3):  5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51
    摘要 ( 95 )   PDF  
    为探讨多花黄精bHLH转录因子(PcbHLH)在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的调控作用,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对多花黄精的根茎、根、叶和花进行转录组分析,获得235个多花黄精bHLH转录因子,将它们的蛋白序列与拟南芥bHLH构建系统发育树,归类为25个亚家族。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有15个PcbHLH涉及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其中13个PcbHLH蛋白可能定位在细胞核。序列分析显示,α-螺旋和无规卷曲是它们二级结构的主要元件,空间结构上它们都具有2对不相连的\[由2个α-螺旋所组成的螺旋-环-螺旋(HLH)\]结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15个PcbHLH中有9个在根茎中表达量最高,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显示,PcbHLH与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5个关键酶互作程度较高,表明PcbHLH很可能通过调控这些关键酶调节多糖生物合成。研究为进一步探究PcbHLH的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最终揭示bHLH如何调控多花黄精中的多糖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实验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3种菊科外来新记录植物
    瞿宇阳, 马占仓, 宋文丹, 潘成南, 文田田, 南占元, 阎 平
    2025 (3):  59.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59
    摘要 ( 95 )   PDF  
    2022—2023年在新疆各地的野外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3种新疆未见文献报道和标本记录的菊科(Asteraceae)植物,通过形态分类鉴定和文献查证,确定其为新疆新记录种和外来有害杂草。分别为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Willd.)、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L.)、钻叶紫菀\[Symphyotrichum subulatum(Michx.) G. L. Nesom\]。对其形态特征、在新疆的地理分布和传播扩散特点进行介绍。新分布的发现为新疆菊科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以及外来有害杂草的监测防控提供新依据。凭证标本均收藏于石河子大学植物标本馆(SHI)。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omatostatin 4基因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及其功能
    高 静, 袁辉明, 刘 璐, 聂 婷, 谭炜波, 陈 洁
    2025 (3):  63.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63
    摘要 ( 76 )   PDF  
    为了研究生长抑素基因(somatostatin 4, sst4)在斑马鱼(Danio rerio)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布与主要功能,通过原位杂交技术确定斑马鱼胚胎受精后24~96 h胰腺中sst4基因的特异表达。葡萄糖处理实验显示,在高葡萄糖质量浓度下5日龄斑马鱼中sst4基因表达下调,暗示其在胰腺发育分化和血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别对产生胰高血糖素的α细胞和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进行可视化计数后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sst4基因敲除导致β细胞明显增多,而α细胞并未受到影响。120日龄成鱼血糖检测结果显示,sst4突变体血糖水平降低,与此同时,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insa和insb表达下调,gcgb表达量上调,g6pca.1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sst4基因定位于胰腺,对胰腺β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可能通过作用于β细胞参与调控血糖稳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唇鱼早期性腺组织学观察及激素诱导性逆转评价
    黎佳颖, 韦倩艳, 汪勇翔, 涂晓贤, 张 渝, 李家乐, 任建峰
    2025 (3):  69.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69
    摘要 ( 82 )   PDF  
    为比较光唇鱼雌雄差异性,对199尾16月龄光唇鱼的生长性状(体长和体质量)进行雌雄差异性统计分析,采用组织学切片技术对光唇鱼早期性腺及外源性激素诱导的性腺进行研究,并对性别分化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光唇鱼在生长性状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二态性,16月龄雌鱼平均体长较雄鱼增加约9.6%,平均体质量高出雄鱼33.7%。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19 dph时初次观察到光唇鱼的原始性腺,卵巢在48 dph已经分化,精巢分化晚于55 dph。对7 dph的仔鱼利用2种浓度(50 mg/kg和100 mg/kg)雌雄激素进行60 d的性逆转诱导处理,结果表明,雄激素甲基睾酮(MT)-100组(100 mg/kg)的雄鱼占比为82%,诱导效率优于MT-50组(50 mg/kg),雌激素雌二醇(E2) 2种浓度处理组的雌鱼占比均达100%。MT组的精巢发育相关基因dmrt1和amh的表达均上调,而卵巢发育相关基因cyp19a1a和foxl2的表达下调;E2组的cyp19a1a和foxl2的表达上调,而dmrt1和amh的表达则下调。实验结果鉴定出光唇鱼卵巢分化的时间,同时建立光唇鱼性逆转方案,为光唇鱼性别分化机制以及单性育种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斑马鱼id4基因在心脏发育功能及其转基因模型构建中的作用
    芮宇梦, 王宏杰, 何修宴, 吕文超, 祖 尧
    2025 (3):  7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74
    摘要 ( 79 )   PDF  
    为探究id4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挖掘id4基因与心脏发育关键基因之间潜在的调控关系,研究首先预测分析得到id4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id4启动子载体并进行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Luciferase)。结合Tol2转座酶系统构建其转基因斑马鱼鱼系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启动子分析结果显示,在启动子克隆区域无甲基化CpG岛,并且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转染id4启动子的293T细胞比空载对照组的萤光素酶活性有7.3倍的激活作用(P<0.0001),表明克隆的id4启动子具有很好的表达活性,并且发现心脏发育关键基因nkx2.5和gata5分别对id4启动子有显著激活和抑制作用。对注射Tol2-id4-EGFP与Tol2转座酶的斑马鱼胚胎进行观察,发现2 dpf和3 dpf时荧光表达在斑马鱼心脏区域。实验结果表明,id4基因在早期心脏发育中存在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揭示其分子网络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机理提供斑马鱼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腹腔镜探查技术鉴定鸟类性别的研究
    杨 帆, 李佳琛, 李 响, 马亚军, 陆翔宇, 焦智慧
    2025 (3):  8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81
    摘要 ( 86 )   PDF  
    为填补国内相关实践与报道的空白,完善腹腔镜鉴定鸟类性别的研究方法,研究借助腹腔镜技术,使腹腔镜镜头经左侧耻骨颅侧进入腹气囊,探查鸽子、鹌鹑和鸡的性腺,判断其为睾丸或卵巢来鉴定性别。结果显示,短时间内通过腹腔镜可探查到全部试验动物的性腺,鉴定出每只动物的性别及性成熟度,术后动物均存活并康复。研究对术前检查、保定、麻醉、手术通路建立、腹腔镜探查、缝合和术后管理等步骤进行细化和优化,阐明腹腔镜技术用于鸟类性别鉴定的手术流程和操作方法,为腹腔镜在更多物种、更广领域的应用提供思路,也为我国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专论
    微藻细胞工厂构建的研究进展
    晏曼琳, 赵权宇
    2025 (3):  8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87
    摘要 ( 96 )   PDF  
    面向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需求,微藻细胞工厂将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针对微藻细胞工厂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环境修复和生物燃料合成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需要构建能快速生长、环境耐受性强、目标产物含量高的藻株。系统介绍适应性实验室进化、随机诱变、基因组重排、基因工程及基因组编辑等在微藻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适应性进化、诱变和基因组重排方法可在无遗传背景条件下获得突变体。基因组编辑等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微藻细胞工厂的理性构建成为可能。系统分析当前微藻细胞工厂构建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蛛丝与鸟类筑巢关系研究进展
    王俊杰, 徐有乐, 王 豪, 陈雅琴, 陈 潘
    2025 (3):  9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094
    摘要 ( 90 )   PDF  
    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蛛丝在鸟类筑巢中的应用现状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表明:使用蛛丝筑巢的鸟类以小型雀形目为主,多分布于亚热带、热带的林地或灌丛;蛛丝可作为结构性巢材,具有固定和加固鸟巢的作用;白色蛛丝的反光性能对鸟巢可能具有伪装作用;利用蛛丝的鸟类繁殖生境与蜘蛛分布地点存在密切联系。建议未来对鸟类与蜘蛛的种间作用关系、蛛丝蛋白物质对鸟巢寄生虫的化学防御作用、蛛丝在特定鸟巢中的生态作用与意义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更好地理解鸟类的复杂筑巢行为和种间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Rbohs基因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蒋序春, 龚记熠, 耿兴敏, 乙 引, 曾凡玉
    2025 (3):  100.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100
    摘要 ( 98 )   PDF  
    概述植物Rbohs介导ROS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功能,介绍植物Rbohs基因启动子上主要的顺式作用元件和RBOHs蛋白的活性调节分子。综述近年来植物通过Rbohs基因启动子上的应激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和生长发育相关元件等顺式作用元件调控Rbohs基因表达和通过Ca2+、蛋白激酶、Rac/Rop蛋白、细胞外ATP和ABA等调控分子调控RBOHs蛋白的活性。得出Rbohs基因和RBOHs蛋白共同调节植物体内ROS水平,ROS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ABA、生长素、乙烯、JA和SA等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串扰,形成复杂多变的信号转导途径。以期为进一步研究Rbohs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与生长发育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融合标签切除工具酶DrICE的制备方法
    常 卿, 芦亚菲, 杨 姊, 赖鹏飞, 赵紫尧, 李文奇
    2025 (3):  10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108
    摘要 ( 93 )   PDF  
    提供一种全新的用于融合标签切除的工具酶DrICE的载体构建和表达纯化方法以及含有该蛋白酶特异性酶切位点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同时对其在重组蛋白纯化过程中融合标签的切除进行应用,表明DrICE可以作为一种专门用于特异性切除重组表达蛋白融合标签的工具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
    农业院校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刘敏瑞, 刘 霞, 齐兴娥, 许富强, 郜 原, 司怀军
    2025 (3):  113.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113
    摘要 ( 100 )   PDF  
    高等农业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农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作为涉农专业中的主干实践技能培养课程之一,其现有教学资源和模式相对滞后,需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因此,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优化实验项目,融入农林科技前沿和思政元素,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结果显示,该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增强,全国大学生生物类竞赛获奖每年增加1~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逐年上升(5.13%~17.07%),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卓越农科人才奠定基础,为高校生物类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遗传学课程设计的项目式教学实践
    何 超, 彭 惠, 方泽民
    2025 (3):  11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117
    摘要 ( 101 )   PDF  
    在遗传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中,以“真菌漆酶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为模拟项目,构建项目式教学改革方案。主要目的是以科学问题为引领,将项目式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理念。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实质性的学习成果;采用“课前、课堂、课后”三阶段贯通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强调全过程化的课程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采用“科研+教学”模式,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培养学生高阶学习能力;实现课程考核指标的全过程和多元化。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基于项目式教学的课程设计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的教学实践
    姚 湧, 刘 淼, 沈际佳, 计永胜
    2025 (3):  122.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122
    摘要 ( 74 )   PDF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是医学院校留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项目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例描述当前医学高等院校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徽医科大学近几年对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进行了多方位提升改革,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增强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该项目为例,探索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线下课程建设道路,以期进行进一步优化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育生物学课程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法探索
    程 郢, 张国强, 张贝贝, 许圣云, 毛可欣
    2025 (3):  126.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5.03.126
    摘要 ( 108 )   PDF  
    针对目前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知识更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科研支撑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同时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为发育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