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次

    2022年, 第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18 上一期   
    研究报告
    多花黄精果糖激酶和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的基因克隆及酶结构性质
    赵历强, 赵德蕊, 单春苗, 张声祥, 施圆圆, 吴家文
    2022 (4):  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01
    摘要 ( 518 )   PDF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PC)果糖激酶(PCFRK)和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PCGMPP)是黄精多糖生物合成中重要的关键酶,为探究它们在黄精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利用RT-PCR技术对这两种关键酶基因进行克隆,并分析酶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点。PCFRK开放读码框(ORF)为1725bp,编码574个氨基酸,具有两个磷酸果糖激酶B家族的特征保守基序;PCGMPP的ORF为1086bp,编码361个氨基酸,具有焦磷酸化酶家族的保守位点和活性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在已知数据库中PCFRK与深圳拟兰FRK亲缘关系最近;而PCGMPP与芦笋GMPP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分析说明PCFRK和PCGMPP在根状茎中的基因表达总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这与多花黄精根茎中多糖含量高于其他组织是一致的。研究为PCFRK和PCGMPP两种关键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及黄精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芎α-淀粉酶抑制剂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条件优化
    邓楷煜, 安秋菊, 陈安琪, 俞继华, 张富丽, 廖 海
    2022 (4):  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07
    摘要 ( 293 )   PDF  
    利用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α-淀粉酶抑制剂基因(LASI),将其分别连接到不同载体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LASI重组蛋白,并优化其诱导条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鉴定LASI重组蛋白,并采用碘-淀粉呈色法测定LASI对猪源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pET28a是LASI的较好表达载体,当诱导时间为8 h,IPTG终浓度为1.0 mmol/L,诱导温度为27 ℃时,LASI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佳;在最优的诱导表达条件下,表达出的部分LASI重组蛋白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并能够与HIS标签单抗杂交;经纯化后获得的LASI重组蛋白对猪源淀粉酶存在抑制作用,终抑制比为34%。研究优化LASI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获得足量的LASI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LASI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吗啡成瘾消退及纳洛酮对前额叶脑电功率谱的影响
    李春春, 王晓琴, 王功伍, 曹 军
    2022 (4):  12.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12
    摘要 ( 253 )   PDF  
    为探讨训练消退(TE)和自然消退(NE)对吗啡(MOP)成瘾小鼠的前额叶(PFC)脑电(EEG)功率谱的影响及纳洛酮(NLX)的调控作用,将昆明小鼠以剂量递增方式给药(MOP: 10、15、 20、 25和 30 mg/kg)或生理盐水(SAL),训练10 d,建立条件位置偏爱(CPP)模型。消退5 d后,采集PFC- EEG,并注射NLX(5 mg/kg)。结果发现:小鼠MOP-CPP模型建成后,经5 d消退,MOP-TE组CPP分数降至基线和SAL组水平,但其EEG总功率下降(P<0.05);MOP-NE组CPP分数仍然较高,其总功率却与SAL组相似(P>0.05)。NLX注射后,MOP-TE组功率提高较快,其θ、α、β、γ1频段功率也有类似表现。结果提示,PFC-EEG功率谱是PFC参与阿片类药物成瘾消退的重要电生理指标,而NLX在其中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NA支架系统介导大肠杆菌生产甲羟戊酸
    董洪钢, 刘春立, 刘秀霞, 李 业, 杨艳坤, 白仲虎
    2022 (4):  1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18
    摘要 ( 284 )   PDF  
    1.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Cereal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Wuxi 214122,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Wuxi 214122, China; 3.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稞根瘤菌的分离及其多基因分类鉴定
    周 洁, 周子琼, 潘 虎, 卢向阳, 张一帆, 田 云
    2022 (4):  2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24
    摘要 ( 276 )   PDF  
    以西藏昌都市高海拔地区青稞种植农田土壤为材料,采用4℃低温培养手段,从R和M5培养基中分离得到两株根瘤菌,菌株编号为T786和T808。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Neorhizobium属和Pararhizobium属根瘤菌;进一步对菌株的ATP操纵子(atpD)、重组蛋白A(recA)、RNA聚合酶β亚基(rpoB)、苏氨酸合酶(thrC)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nII和glnA)共6对管家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菌株Neorhizobium sp. T786和Pararhizobium sp.T808的6对管家基因相似度和多基因ANI值均远小于根瘤菌新种阈值(95%~96%),表明菌株T786和T808为潜在的根瘤菌新种。菌株T786和T808的发现对丰富青藏高原地区根瘤菌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甲基化转移酶hsdM基因对维氏气单胞菌运动性的影响
    陈 婷, 李 宏, 王 丹, 唐燕琼, 唐鸿倩, 马 香, 刘 柱
    2022 (4):  28.  doi: 10.3969/j.issn. 2095-1736.2022.04.028
    摘要 ( 183 )   PDF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Life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离子诱变选育高产核黄素枯草芽孢杆菌
    胡建华, 张兆昆, 李永丽, 兰辉, 刘占英
    2022 (4):  33.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33
    摘要 ( 247 )   PDF  
    研究以产核黄素的枯草芽孢杆菌C0为出发菌株,经12C6+重离子辐射诱变后,以8-氮鸟嘌呤作为拮抗物进行高产菌株的筛选,初步获得60个诱变菌株,进一步筛选得到4株高产菌株,最后经摇瓶发酵,发现4株诱变菌株中B13的核黄素产量最高为(401.8±9.2)mg/L,比原始菌株提高18.5%。经二次重离子诱变选育后,获得一株高产菌株BII7,核黄素产量达到(818.8±17.3)mg/L,比一次诱变菌株B13提高77.7%,表明重离子辐射对产核黄素的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诱变效果。对诱变菌株BII7进行培养温度、pH值及转速等条件的优化,最适培养条件为37 ℃、pH 7.7、220 r/min。在5 L双联发酵罐中扩大培养高产菌株BII7,37 ℃、pH 7.7及溶氧浓度40%时,发酵时间缩短12 h,核黄素产量达1385.3 mg/L,比摇瓶培养提高69.2%,该诱变菌株具有较好的放大生产能力。6次传代培养实验表明该诱变高产菌株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朱红旭, 杨本芹, 高 媛, 翟红阳, 赵艳卿
    2022 (4):  3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38
    摘要 ( 281 )   PDF  
    从滇池湿地植物根系中分离得到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Aeromonas),编号为RC-15。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该菌株的关键反硝化酶基因进行鉴定,且对该菌株在不同环境因子(碳源、温度、初始pH值、碳氮比)条件下的反硝化能力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该菌株成功扩增出反硝化酶基因napA和nirK,说明该菌株在有氧分子存在的条件下具有好氧反硝化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在碳源为乙酸钠、温度为30 ℃、初始pH值为8.0、碳氮比为7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反硝化能力最强,24 h时硝氮的去除率达到95.57%,对应的硝氮去除速率达到14.62 mg/(L·h)。研究筛选的菌株RC-15为后续投加高效反硝化菌株强化实际废水脱氮提供了新型菌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藻际芽孢杆菌对条斑紫菜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欧阳乐飞, 王林华, 段健诚, 张庆起, 高 焕, 阎斌伦
    2022 (4):  4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44
    摘要 ( 195 )   PDF  
    为阐释藻际芽孢杆菌对条斑紫菜生长生理的影响,以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叶状体及其一种附生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PyS1)为材料,研究不同时间点(0、6、12、24、48、72 h)藻-菌共培养后芽孢杆菌对条斑紫菜叶状体相对生长率(R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光和色素(Chla)、藻胆蛋白(RPE、RPC、APC)、总蛋白(TP)、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短期内芽孢杆菌可显著促进条斑紫菜RGR上升(P<0.05),但对条斑紫菜叶状体SOD、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培养24 h后,共培养组与对照组条斑紫菜均产生过量渗透调节物质,其中总蛋白、光合色素、藻胆蛋白共培养组在48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ro含量在48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芽孢杆菌(Bacillus sp. LPyS1)有利于促进条斑紫菜生长,推测该藻际附生菌可能为藻际环境中的条斑紫菜提供营养物质,从而影响条斑紫菜的生长与生理状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6种豆科植物DXS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郑乔木, 黄思沛, 李秋娥, 蒋瑞平, 周嘉裕, 廖 海
    2022 (4):  50.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50
    摘要 ( 270 )   PDF  
    选取16种豆科植物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DXS)的CDS序列,运用CodonW、CHIPS、CUSP等程序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有效密码子数(ENc)、相对使用度(RSCU)等参数,并结合ENc-plot和PR2-plot分析,揭示密码子的偏好性。结果显示:豆科植物DXS基因偏好使用的密码子有19个(RSCU >1),最优的是CCA与GGA;GC量和GC3s都小于0.5,表明优先选择A/U为末端的密码子;ENc值为48.66~53.4,表明DXS基因偏好性较弱。ENc-plot和PR2-plot分析显示,突变是影响豆科植物DXS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因素。与基于RSCU值聚类结果相比,基于豆科植物DXS的CDS序列聚类结果更适合用于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相较大肠杆菌,拟南芥、烟草和酵母是DXS基因的合适宿主。研究结果对通过优化密码子方法提高豆科植物DXS基因在其他宿主中的表达效率,进而提高下游萜类化合物的产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拿大一枝黄花衍生炭对Cr(Ⅵ)吸附性能研究
    匡开月, 刘 畅, 俞志敏, 胡淑恒, 邓呈逊, 刘晓薇
    2022 (4):  55.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55
    摘要 ( 210 )   PDF  
    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碳源,采用活化-煅烧工艺制备出具有较高孔隙度和比表面积的生物炭材料,并用于吸附水中的Cr(Ⅵ),探究最优材料制备参数,以及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去除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比表面积分析(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生物炭进行表征,证实改性后的生物炭材料具有丰富的官能基团及更高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活化剂ZnCl2和预炭化材料的质量比为31和煅烧温度700 ℃时,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最优;pH 2时,生物炭吸附剂对Cr(Ⅵ)去除率最高;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速率和吸附平衡过程,化学吸附过程主要控制反应速率,在318 K时最大吸附容量达32.6 mg/g。可见,加拿大一枝黄花衍生炭能够实现对水中Cr(Ⅵ)的有效去除,不仅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也能够实现对入侵植物的有效控制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带地区不同水分调节行为树种的木质部栓塞特性及其光合响应
    唐华欣, 杨永清, 蒋海港, 刘 伟, 李杰林, 姚银安
    2022 (4):  6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61
    摘要 ( 239 )   PDF  
    以7种温带树种为例,采用自然干燥法建立枝条木质部导水率损失值(PLC)与枝条水势的栓塞脆弱性(VC)曲线;并在控制条件下对树种进行盆栽试验,进行土壤持续干旱处理,在对照、50%PLC和80%PLC水势的中度和重度干旱条件下分析植物气体交换和光化学参数。结果表明:7种物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麻栎、辽东冷杉、欧美黑杨、云杉、北美红杉、鸡爪槭、赤皮青冈。欧美黑杨的栓塞脆弱性曲线为“S”型,其余6种为“R”型。在中度及重度干旱胁迫时,植株光合能力和PSII反应中心活性均显著下降。赤皮青冈、北美红杉、欧美黑杨、麻栎为等水调节行为树种,云杉为中间型树种,鸡爪槭、辽东冷杉为非等水树种。研究表明树木的水分调节方式与其抗栓塞能力和抗旱性关系不大。基于PLC设计抗旱性试验能够清楚反映种间水分调节和抗旱性差异,理解树木适应中度以上干旱强度的生存机制。种间分析表明:胞间CO2浓度(而非常用的Fv′/Fm′)对木质部栓塞程度具有一致的响应,可作为干旱下栓塞预测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巢湖蓝藻与干麦草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王 磊, 洪 磊, 汪平生, 许 可, 杨 彪
    2022 (4):  6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67
    摘要 ( 205 )   PDF  
    为提高巢湖蓝藻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巢湖蓝藻为原料与干麦草,装填到厌氧发酵罐中,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结果表明:干麦草∶蓝藻(超声40 min)∶颗粒污泥为2∶7∶1时,产气效果最好,挥发性固体产气率为333.78 mL/g (VS),甲烷体积分数也最高,达到57%。对发酵液的pH、COD、NH3-N和产气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干麦草∶蓝藻∶颗粒污泥为2∶7∶1时,产气量与发酵液COD表现显著正相关;干麦草∶蓝藻(超声40 min)∶颗粒污泥为2∶7∶1时,发酵液COD与发酵液NH3-N呈现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巢湖蓝藻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扰TLR4对LPS感染鸡HD11细胞免疫炎症的影响
    李 欢, 孙红艳, 于智勇, 孙长花
    2022 (4):  72.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72
    摘要 ( 263 )   PDF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成员TLR4可识别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参与宿主免疫炎症反应。研究旨在通过干扰基因TLR4,以阐释TLR4对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和鸡巨噬细胞HD11凋亡的影响,为完善TLR4在鸡免疫反应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一定依据。不同剂量LPS感染鸡HD11细胞,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点TLR4及免疫炎性相关基因表达量。设计3条TLR4基因干扰片段,分别转染鸡HD11细胞,qRT-PCR和流式分别检测LPS感染前后TLR4和免疫炎性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细胞凋亡。结果显示,1 μg/mL LPS感染8 h时诱导基因TLR4、IL-1β、IL-8和IL-6的表达效果最佳。成功干扰TLR4基因后,LPS感染鸡HD11细胞时促炎因子基因IL-1β、IL-6、IL-8和TNF-α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且有效抑制细胞凋亡;但抗炎因子基因TGF-β和IFN-α的表达水平不受影响(P>0.05)。结果说明,调节TLR4基因的表达可直接影响细胞对LPS的炎症反应,为控制过度炎症反应提供新思路和干预靶点,对缓解应激性病理损伤和提高家禽健康具有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省翘嘴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胡玉婷, 侯冠军
    2022 (4):  79.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79
    摘要 ( 230 )   PDF  
    为探讨安徽省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利用1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4个翘嘴鲌采样群体(巢湖、武昌湖、新安江和淮河干流)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结果显示:4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预期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0.4~12.2、5.9~6.9、0.654~0.800、0.739~0.778和0.689~0.738,均显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比95.71%,远高于群体间的4.29%;总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仅为0.043,成对群体间Fst为0.025~0.056,表现为低度分化;群体间基因流值(Nm)为4.21~9.75,表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新安江群体与巢湖群体亲缘关系最近,与淮河群体最远。使用软件Structure 2.3.4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聚类分组为4,但与各采样群体不相对应,群体间遗传相似个体交叉较多。研究表明:翘嘴鲌4个采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遗传分化不显著,群体间可能存在种质混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专论
    从模式植物到作物的“种子”细胞——首届植物干细胞与再生国际研讨会概述
    桂乐月, 姚 立, 陈春丽
    2022 (4):  8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84
    摘要 ( 350 )   PDF  
    2022年5月2日至3日,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第一届植物干细胞与再生国际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干细胞与再生是科学界最具挑战性的前沿问题之一,植物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一种,对无性繁殖这一种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来自7个国家的14位科学家报告了多种模式植物与作物中干细胞与再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会议体现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相互促进,在基础科学领域探索植物干细胞状态维持与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与信号通路,为植物干细胞再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在应用科学领域,依据已有理论,开发易转化、易嫁接、保存时间久的种质资源,为基础研究提供动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硫巯基化的硫化氢信号分子作用新途径
    李小二, 陈宏艳, 李忠光
    2022 (4):  8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88
    摘要 ( 385 )   PDF  
    描述植物中基于巯基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硫巯基化及其对靶蛋白的构象、活性、稳定性和亚细胞定位的改变和细胞代谢的调节,以及硫巯基化与其他翻译后修饰亚硝基化、次磺酰化、亚磺酰化、磺酰化和谷胱甘肽化的相互作用。分析植物中硫化氢(H2S)信号自我放大及对信号分子活性氧、一氧化氮、糖、脱落酸、乙烯和褪黑素的关键代谢酶和信号蛋白的硫巯基化修饰。总结植物中H2S信号通过对其代谢酶的硫巯基化修饰的自我放大及H2S通过硫巯基化与活性氧、一氧化氮、糖、脱落酸、乙烯和褪黑素信号的交互作用。展望H2S对其他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脂、茉莉酸、水杨酸和独脚金内酯的关键代谢酶和其他信号蛋白的硫巯基化修饰的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宿主Ⅰ型干扰素应答及其免疫调控功能研究进展
    姚志鸿, 张志芳, 胡苏洁, 刘 慧, 陈 祥, 徐正中, 焦新安
    2022 (4):  94.  doi: 10.3969/j.issn. 2095-1736.2022.04.094
    摘要 ( 251 )   PDF  
    阐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I型干扰素的免疫功能,I型干扰素既可以作为活动性结核的标识并加剧结核致病过程,同时也参与机体的抗结核免疫防御过程并降低结核分枝杆菌胞内存活。另外,在不同层面归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诱导宿主I型干扰素表达及信号通路活化的机制,并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调控I型干扰素应答水平以逃逸宿主免疫,从而促进其在宿主体内持续感染。旨在总结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宿主Ⅰ型干扰素应答及其免疫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而为抗结核药物靶标筛选及疫苗研制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态食品调节肠道菌群抗抑郁研究进展
    陈乐涛, 郭丽琼, 马 睿, 刘志君, 滕 莉, 林俊芳
    2022 (4):  98.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098
    摘要 ( 275 )   PDF  
    介绍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双向交流以及这种交流与抑郁症发生和治疗的相关性。探讨调节肠道菌群影响神经中枢功能及肠道菌群通过炎症反应、肠道菌群代谢物、HPA轴和迷走神经等方式影响抑郁症。基于肠道菌群-肠-脑轴理论,分析益生菌、益生元和食药物质等3种微生态食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改善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并且针对现有研究提出微生态食品抗抑郁作用的挑战与机遇,以期给予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感受器在鱼类先天免疫中的功能
    吴初新, 徐小文
    2022 (4):  104.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104
    摘要 ( 225 )   PDF  
    综述鱼类胞内主要的DNA感受器,包括TLR9/TLR21、STING、cGAS、DDX41和PKZ等的结构、DNA识别机制,分析这些DNA感受器在感知病原微生物所释放的DNA后激活的信号通路、诱导产生I型IFN或炎症因子的分子机制。同时,分析鱼类与哺乳类的DNA感受器的不同之处,提出当前鱼类DNA感受器研究中的不足,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吴 霜, 马玲玲, 张思雨, 王 东, 李 勇, 王玉炯, 曾 瑾
    2022 (4):  110.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110
    摘要 ( 211 )   PDF  
    以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筛选出4株具有ELISA检测功能的单克隆抗体,并选取其中1株(9/1E23)作为一抗,以HRP-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并优化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最终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0.5 μg/mL,抗体的稀释比为1∶210(0.029 μg/μL),二抗稀释比为1∶2 000,封闭条件为5%的脱脂牛奶37 ℃封闭2 h,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的识别β2毒素抗体,敏感性可达214且具有良好的批间和批内稳定性。利用所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临床收集的201份正常牛血清、2份阳性血清和1份阴性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阴阳性符合率均为100%。研究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检测动物血清中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抗体的水平,为检测动物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情况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在临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
    生物制品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顾 宁, 朱瑞娇, 聂 桓
    2022 (4):  117.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117
    摘要 ( 308 )   PDF  
    生物制品学是生物类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知识点和思政元素丰富,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从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并实践生物制品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期实现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疫情防控期间生物学“线上+居家”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罗建川, 沈显生
    2022 (4):  12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121
    摘要 ( 335 )   PDF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师生开展线上教学逐步走向常态化,而实习类课程仅靠线上教学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为减少疫情对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团队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不断完善教学环节,采用“线上+居家”模式开展了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线上包括线上授课、汇报交流、虚拟参观、虚拟仿真实验等内容,而居家则充分利用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线下资源开展野外考察、物种识别和检索、标本制作等实习内容。实践表明,这种实习模式通过整合梳理线上教学资源,发掘并利用学生居家线下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习模式的设计、实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后期专业教育及疫情防控下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卓师计划”背景下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的培养路径
    郭海勇, 周晓馥, 张兴政, 王仁俊, 赵永斌, 郝锡联
    2022 (4):  121.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125
    摘要 ( 156 )   PDF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实验教师队伍,加快高水平师范本科教育建设,为新时代“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师资保障,探讨高师院校生物学青年实验教师培养路径与实践。通过实施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注重实验课程全局观,重视“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提升青年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引领培养青年实验教师教育情怀,构筑传带教研共同体;搭建优质教学科研平台,改革考核评价和职称评聘机制,激发青年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热情和创新发展潜力。通过培养路径的创新实践,显著提升学院青年实验教师专业综合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为地方高师院校青年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吲哚乙酸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高峰期的影响
    陆 娟, 昂玉洁, 王 萍, 屈长青
    2022 (4):  125.  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2.04.128
    摘要 ( 374 )   PDF  
    研究了水和10-9 mol/L吲哚乙酸培养的大蒜根尖在上午8点至下午4点间的有丝分裂情况。结果表明:改良的苯酚品红比龙胆紫和番红染色效果好;水培养的大蒜根尖存在最高峰期(下午2点)和次高峰期(上午10点),有丝分裂指数在1.91%~3.68%,细胞分裂的中、后期细胞所占比例在0.38%~1.47%;10-9 mol/L IAA培养的大蒜根尖有丝分裂仅存在高峰期(8:00),随后分裂指数几乎呈现为降低的趋势,有丝分裂指数在1.91%~9.11%,细胞分裂的中后期细胞所占比例在0.80%~3.55%。因此,在教学中为提高观察植物染色体实验成功率和实验效果,在大蒜根尖观察有丝分裂时,添加10-9 mol/L吲哚乙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