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丽文, 张申申, 张靖童, 郭得平. 病原体诱导植物瘿瘤形成的机制[J]. 生物学杂志, 2023, 40(3): 96-. |
[2] |
魏丽漫, 孙庆业, 赵 琼, 齐 力. 不同林分气生藻春季种类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物学杂志, 2023, 40(2): 51-. |
[3] |
吴转璋, 朱 超, 唐 萍, 杨晓冉, 王 欢, 张付海. 巢湖湖区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因子相关性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23, 40(1): 79-. |
[4] |
陈 琳, 杨小波, 杨 宁, 田璐嘉, 李 龙, 梁彩群, 左永令, 张培春, 李东海. 赤才和守宫木对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J]. 生物学杂志, 2022, 39(5): 72-. |
[5] |
乔 真, 李佳霖, 秦 松. 海洋藻际环境中细菌群体感应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22, 39(5): 93-. |
[6] |
曹晶潇, 陆素芬, 韦岩松, 韦联强, 黄启堂. 铅镉污染矿区优势植物叶表型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J]. 生物学杂志, 2021, 38(3): 88-. |
[7] |
祁栋灵, 兰国玉, 陈帮乾, 孙瑞, 谢贵水, 吴志祥. 橡胶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述评[J]. 生物学杂志, 2021, 38(1): 102-. |
[8] |
王大卫, 沈文星, 汪浩. 互花米草入侵对东部沿海生境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6): 104-. |
[9] |
赵红艳, 王娇, 曹井国, 杨宗政, 刘红磊. 芦荟大黄素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5): 53-. |
[10] |
邱天. 松嫩平原异质生境芦苇的表观遗传多样性和结构[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3): 68-. |
[11] |
亢俊铧, 龙主多杰, 苏旭, 张洁, 拉本. 青海班玛县藏药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2): 65-. |
[12] |
吕丹, 吴甘霖, 邱东, 陶冶. 城市常绿园林植物香樟叶片色素变异特征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9, 36(6): 59-. |
[13] |
陶冶, 吴甘霖, 邱东. 安庆市区香樟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和叶片性状的关系[J]. 生物学杂志, 2019, 36(5): 67-. |
[14] |
汪晨琛,吴奇丽,万阳,林志,许建,周忠泽. 淮北临涣采煤沉陷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生物学杂志, 2019, 36(3): 37-. |
[15] |
刘俊华,陈印平. 褐黄水灰藓对圆叶牵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J]. 生物学杂志, 2018, 35(6):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