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岳柳君, 安 邦. 橡胶树HbFER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其响应炭疽菌胁迫的表达分析
[J]. 生物学杂志, 2025, 42(2): 59-. |
[2] |
高志鹏, 李德亮, 戴荣四, 钟 蕾, 肖调义. 卓越水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 生物学杂志, 2025, 42(1): 126-. |
[3] |
周 强, 王 琴, 叶乃芳, 张 浩, 刘 周, 姚 杰. “医产教研融合”在检验诊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J]. 生物学杂志, 2024, 41(6): 111-. |
[4] |
李军林, 魏 宁, 张 宇, 付爱根, 石张燕, 崔继红, 陈富林, 张亚妮, 关 锋. 多元化育人目标下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J]. 生物学杂志, 2024, 41(6): 121-. |
[5] |
夏 婷, 张 萌, 卢向阳, 田 云, 杨 辉. 牛瘤胃微生物β-葡萄糖苷酶Bgls3的基因克隆、酶学性质及活性机理[J]. 生物学杂志, 2024, 41(5): 26-. |
[6] |
王冬梅, 洪 泂. 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成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 生物学杂志, 2024, 41(5): 122-. |
[7] |
何 磊, 徐 程. 基础植物克隆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J]. 生物学杂志, 2024, 41(4): 123-. |
[8] |
王 甜, 张大伟, 李佛生, 熊 莉, 林宏辉. 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应用[J]. 生物学杂志, 2024, 41(3): 121-. |
[9] |
王东霞, 杨莉娜, 宋晓珂, 许云章. 耕作学线下一流课程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 生物学杂志, 2024, 41(2): 116-. |
[10] |
丁德武, 张 鹍, 何小青, 谢建明. 基于网络和组学方法的产电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24, 41(1): 107-. |
[11] |
舒志万, 王智博, 陶宇杰, 王 嵘, 沈国平, 邢江娃, 朱德锐. 盐单胞菌假定蛋白基因的功能预测与克隆表达及耐盐相关性[J]. 生物学杂志, 2023, 40(6): 12-. |
[12] |
朱 虹, 冯 波, 李 帅. 新农科背景下普通遗传学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与思考[J]. 生物学杂志, 2023, 40(6): 119-. |
[13] |
潘 倩, 李浩琪, 刘津邑, 胡伯琦, 杨慧坤, 陈 汪. 巩固递进式动物细胞原代培养实验教学的构建与实践[J]. 生物学杂志, 2023, 40(4): 123-. |
[14] |
张思嘉, 张 顺, 蔡 挺. 外周血基因表达谱探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在诊断标志物[J]. 生物学杂志, 2022, 39(5): 13-. |
[15] |
聂 桓, 赫 杰, 黄雪媚, 韩正滨, 田维明, 鹿 敏, 梁 林, 李 钰. 科研育人视角下的生化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J]. 生物学杂志, 2022, 39(5):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