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杂志 ›› 2024, Vol. 41 ›› Issue (6): 62-.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4.06.062
杨 阔1, 刘 地1, 伍建榕1,2, 邓 佳1,3, 王 芳1,2
YANG Kuo1, LIU Di1, WU Jianrong1,2, DENG Jia1,3, WANG Fang1,2
摘要: 探究采后蓝莓果实对特基拉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后的响应机制,明确蓝莓果实内的代谢物种类与代谢途径变化,为特基拉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提高蓝莓果实抗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无菌水浸泡处理为对照组,芽孢杆菌发酵液浸泡处理为试验组,开展果实抗灰霉病试验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分析蓝莓果实代谢物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果实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特基拉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后果实病斑直径显著降低,差异代谢物质共注释到77条代谢通路,富集相关性最高的20条代谢通路中共富集2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有显著影响的6条通路分别为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铁载体基团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细胞凋亡和C5-支链二元酸代谢,且蓝莓果实中的总酚类黄酮含量高于对照组处理,与代谢组分析结果一致。蓝莓果实中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提高了蓝莓果实的抗病能力。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