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杂志 ›› 2023, Vol. 40 ›› Issue (3): 48-.doi: 10.3969/j.issn.2095-1736.2023.03.048
朱 攀1, 薛文凯1, 刘 星1,2
ZHU Pan1, XUE Wenkai1, LIU Xing1,2
摘要: 为获得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pete)垫状结构中的耐冷纤维素分解菌,以3个地区不同生存状态的垫状点地梅地上部分为材料,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和纯化可培养微生物,并在4 ℃和15 ℃条件下分别用CMC固体培养基和CMC-刚果红固体培养基筛选出耐冷纤维素分解菌,对筛出的菌株进行16S rRNA和ITS区域序列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实验共获得52株14属32种耐冷纤维素分解菌,包括3种细菌、9种酵母菌和20种丝状真菌。耐冷纤维素分解菌的相对纤维素酶活性较高,代表菌株有楸子茎点霉(Didymella pomorum)、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戈茨青霉(Penicillium goetzii)、灰玫瑰青霉(Penicillium griseoroseum)。来源于不同垫状点地梅个体之间以及叶际和内生的耐冷纤维素分解菌之间物种组成差别较大,但相对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这些耐冷纤维素分解菌可以有效分解垫状结构中的凋落物,促进碳循环,在垫状点地梅适应极端环境并行使生态系统工程师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活性较高的菌株可以为寒冷地区生物降解纤维素的工业应用提供材料。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