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2025首届长三角环保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一、会议背景与目的

    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推动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促进长三角绿色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安徽省院士专家联合会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定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2025首届长三角环保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本次会议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推动环保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二、会议主题


    聚焦前沿·绿动未来



    三、组织机构(排名不分先后,持续更新中)


    指导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

    长三角碳中和联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工程院安徽战略研究院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合肥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省院士专家联合会



    承办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合肥市气象局



    协办单位

    皖西学院

    池州学院

    安徽职业技术大学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生物膜法水质净化及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碳中和研究会

    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

    安徽省新质生产力产业研究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

    安徽省环境科学学会

    生物学杂志社


    支持单位

    中华环保联合会


    学术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席

    刘文清、俞汉青、高翔、徐祖信


    副主席

    凤权、申传胜、肖新、吴祥为、杨科 、罗坤、

    赵和平、席北斗、高峰、黄显怀、程和发


    委员

    万霞、王蕾、仇浩、付明、庄桂林、

    朱冬、刘启蒙、刘东、刘桂建、刘磊、

    刘晓薇、谷成、谷庆宝、何宏平、苏婧、

    李炳、李文志、李品华、吴为亚、吴克、

    吴国志、汪建飞、汪德进、张震、张广胜、

    张世文、陈众、岳正波、郑刘根、胡好远、

    赵由才、袁宏永、钱付平、徐建、徐大勇、

    夏冰、黄勇、崔康平、崔连标、唐俊、

    彭昌盛、鲁义香、谢发之、穆杨



    组织委员会

    主席

    袁亮、杨善林、彭寿、王运敏

    执行主席

    戴建华、江海河

    秘书长

    张道祥、楼文莉、俞 芬、高 涛、戴胜平、

    周思惟、张 楠、张 荣、任梦溪




    四、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21日-23日



    五、会议地点


    安徽合肥高速开元酒店



    六、会议内容

    日期

    时间

    内容

    形式

    召集人

    第一天

    10:00-2100

    现场注册

    酒店大堂

     

    第二天

    09:00-09:30

    开幕致辞
    5楼高速AB厅)

    领导致辞

     

    09:30-10:00

    特邀报告:刘文清院士

    主旨演讲

     

    10:00-10:15

    合影留念

    全体合影

     

    10:15-10:45

    特邀报告:高翔院士

    主旨演讲

     

    10:45-11:15

    特邀报告:俞汉青院士

    主旨演讲

     

    11:15-11:45

    特邀报告:徐祖信院士

    主旨演讲

     

    11:45-12:15

    特邀报告:席北斗

    主旨演讲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12:15-13:00

    午餐及自由交流

    自助午餐

     

    13:30-17:30

    分论坛一:大气监测与治理(五楼高速C厅)

    学术报告+讨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合肥市气象局

    13:30-17:30

    分论坛二:水污染治理
    (五楼永庆厅)

    学术报告+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大学

    13:30-17:30

    分论坛三:固废资源化
    (五楼永徽厅)

    学术报告+讨论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13:30-17:30

    分论坛四:生态保护与修复(五楼永顺A厅)

    学术报告+讨论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大学

    13:30-17:30

    分论坛五:低碳环境污染治理(五楼永顺B厅)

    学术报告+讨论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13:30-17:30

    分论坛六: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五楼永乐厅)

    学术报告+讨论

    安徽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13:30-17:30

    分论坛七:新污染物环境效应与污染控制
    (五楼开元厅)

    学术报告+讨论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所

    17:30-18:00

    闭幕式

    总结发言

     

    18:00-20:00

    工作餐

    交流联谊

     

    第三天

    9:00-9:30

    参观中国环境谷

    参观学习

     

    9:30-10:00

    参观国家大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

    参观学习

     

    10:30-11:00

    中贝储能pack电池产线

    参观学习

     

    11:00-11:30

    合肥阳光电源零碳中心一期

    参观学习

     

    14:00-17:00

    自由讨论

     

     

    1700以后

    离会

     




    七、重要配套活动


    论文/摘要征集与评选: 会前向全国征集论文摘要或全文,组织专家评审,优秀论文优先推荐到国内外期刊出版部分优秀作者安排口头报告并颁奖。

    墙报交流: 为投稿者提供墙报展示交流机会。

    环保技术与成果展览: 在会场周边设置小型展览区,邀请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展示最新技术、装备和解决方案。



    八、参会注册费


     1.“聚焦前沿·绿动未来”首届长三角环保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小程序二维




    2.缴费标准

    参会类型

    常规注册

    11月10日前)

    现场注册

    教师/企业专家

    2000元

    2200元

    学生(凭证明)

    1200

    1400元



    九、宣传推广


    主办单位自有平台: 官网、公众号视频号

    合作单位/媒体:

    1. 《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等专业期刊

    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全国性学会协会;

    3.地方环保/科技部门官网,主流环保媒体(如中国环境报、北极星环保网、谷腾环保网等)合作宣传;

    4.社交媒体: 微信公众号系列推送、建立会议社群。

    5.定向邀请: 通过学委会专家、主办单位数据库进行精准邮件/短信邀请。



    十、预期成果与影响


    形成一份高质量的会议论文集/摘要集。

    院士专家建议2025安徽环保前沿技术发展洞察》或《圆桌对话专家建议摘要》(供政府决策参考)。

    促成若干项产学研合作意向或项目签约。

    提升安徽省在环保科技领域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增强主办单位在连接政产学研、服务地方发展方面的核心平台作用。

    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宝贵机会。



    十一、专家介绍



    刘文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和应用研究,发展了环境光学监测新方法,研发了系列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并实现产业化,集成了大气污染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并进行应用。已获80项发明专利授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

    俞汉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工作,在好氧颗粒污泥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厂监控/运行、污染物厌氧定向转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作为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00余篇,SCI他引超过4万次,H因子114,获授权发明专利60多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等。

    高翔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研究方向:能源清洁利用;多相复杂反应体系的数值模拟;多相流动试验及数值模拟;能用利用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二氧化硫高效控制技术;氮氧化物高效控制技术;电除尘和布袋除尘技术;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细微颗粒物控制技术;节能增效供电电源;S、N、Hg等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技术;污染物减排与高品位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以废冶废的污染物高效控制技术;污染物减排过程的低碳控制等。

    徐祖信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城市重污染河流治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坚持深入工程第一线,充分发挥环境、水力、市政三个学科交叉优势,提出了城市重污染河流“全系统耦合调控治理”的技术思想,形成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在上海苏州河治理中做出突出贡献,担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和海南省“六水共治”技术总师,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8项。


    凤权

    安徽工程大学 党委常委、副校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对外合作)1项、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4项(其中2项分别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与开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特种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1项、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省级及企业合作研究项目。

    申传胜
    安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耕地质量智慧监测与地力提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专委会委员、全国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研究领域为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主攻复杂网络方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交流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

    肖新
    皖西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与园区规划设计研究,主讲《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资源利用与规划》等课程,主持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在《Agriculture Water Management》《土壤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吴祥为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研究:农药残留、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微生物修复、养殖废水污染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863子课题、安徽省知名专家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杨科
    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持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 3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发表 SCI/EI论文 110余篇(2篇文章入选F500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6 项。

    罗坤
    安徽工业大学学术副校长。负责冶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方面工作,协管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联系能源与环境学院。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多尺度耦合问题的计算建模与工业软件研究,包括计算多相流体动力学、燃烧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及其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等。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际燃烧学会杰出论文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

    赵和平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庆市长三角未来产业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研究基于微生物的污染物控制过程微观机制、复合污染物相互作用过程、新技术工艺运行中的微生物功能调控及资源能源回收新技术,并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研发项目课题、2项水重大专项任务、1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及1项浙江省社发项目。

    席北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地下水与环境系统工程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席北斗致力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及修复方面的工作

    高峰
    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生物医学材料与化学测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医学材料合成及应用、电催化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第十二届安徽青年科技奖等。

    黄显怀
    安徽建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从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工艺材料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纵向课题10余项,参加美国联邦水回用局科研基金1项。

    程和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先后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人才项目;2006 年获 Stanford 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地质与环境科学辅修博士学位。在有机污染物在环境微界面间的迁移与降解机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十二、联系方式


      荣   18255104271

      松   13956073427

    刘  璐   13505608625

    徐梦静  15705561227



  • 浏览: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