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银鲳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随着人类采捕及环境的变化,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在银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人工养殖、育种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银鲳繁殖期一般在每年4月—6月,产卵场主要位于水深10~20 m,盐度26‰~31‰的河流入海口及近海养料、浮游生物丰富的海域;银鲳性腺发育分成I~VI期,因海域温度、光照等条件不同造成性腺发育时期不同。目前,养殖银鲳在性腺发育与野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繁殖季一般饲料不足以提供足够营养,因此应添加桡足类、水母类等作为配合饵料喂养;气泡病、白点病、细菌病等病害对银鲳造成的死亡率极高,因此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基于目前国内外银鲳野生及人工繁育方面的研究,比较了野生和养殖银鲳的性腺、胚胎发育特点,总结了人工亲鱼培育、养殖环境控制、饲料配置等方面的研究结果;针对目前人工养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银鲳的养殖品质提升、营养饲料、优良种质筛选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