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润宏, 谭梅, 朱锦福, 刘泽华. 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氮沉降浓度差异的响应[J]. 生物学杂志, 2021, 38(6): 75-. |
[2] |
禄亚洲, 张二豪, 尹秀, 蔡皓, 袁雷, 李连强, 赵垦田, 兰小中. 西藏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6): 59-. |
[3] |
张雨, 王久利, 夏铭泽, 张发起. 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杨遗传多样性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4): 45-. |
[4] |
邱天. 松嫩平原异质生境芦苇的表观遗传多样性和结构[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3): 68-. |
[5] |
刘青海, 潘虎, 达娃卓玛, 田云, 刘虎虎, 王翀, 卢向阳, 白军平. 拉萨地区青稞种植土壤中细菌多样性高通量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2): 46-. |
[6] |
苏洁, 明红霞, 陈泉睿, 张春鑫, 关道明, 樊景凤. 南沙海区深海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20, 37(1): 50-. |
[7] |
郭文月, 汪浩, 沈文星. 生物多样性与减少贫困正相关性研究综述[J]. 生物学杂志, 2019, 36(4): 81-. |
[8] |
徐正刚,吴良,刘石泉, 黄慧敏,董萌,赵运林. 黑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19, 36(3): 92-. |
[9] |
郭萍,潘迎捷,喻勇新. 牡蛎诺如病毒多样性研究中病毒富集方法的评估[J]. 生物学杂志, 2019, 36(3): 104-. |
[10] |
徐永媛,李蓉,陈艳艳,陈善元,肖蘅. 中国部分地区黑胸大蠊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地理结构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9, 36(1): 65-. |
[11] |
郑越月,饶东升,赵正武,刘 艳. 以重庆市城口县为模式产地的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18, 35(6): 55-. |
[12] |
任梦云, 杨光, 杜乐山, 刘 方, 张 盾, 沈 奇, 关 潇, 张银东. 药用植物锁阳的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18, 35(5): 95-. |
[13] |
侯东敏, 王政昆, 杨涛, 朱万龙. 中缅树鼩Cyt b基因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8, 35(4): 25-. |
[14] |
耿士忠, 蒋越星, 张顺仓, 潘志明. “盲人摸象”对生物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启示[J]. 生物学杂志, 2018, 35(4): 116-. |
[15] |
靳铁治,陈晓宁,侯 祥,吴 瑞,陈海龙,马超锋,王开锋. 生物多样性与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相关性[J]. 生物学杂志, 2018, 35(3): 30-. |